亚州欧州免费精品无码,黄色91视频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再訪《中國力》作者 中國有兩種民族主義嗎?
2010年01月15日 16: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1月15日電 由兩位海外華人作者撰寫的《中國力》一書,已由鳳凰傳媒出版集團和江蘇人民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目前正在中國各大城市中熱銷。書中獨特的觀察視角和一些驚人的觀點,已經引起了國內學界和輿論界的關注。不久前,本網曾以“《中國力》作者接受本網專訪 探討中國模式本質”為題對該書的作者進行了采訪,針對最新的反應情況,寒竹和文揚兩位作者再次接受本網專訪,對一些更為深入的問題進行了解釋。

  以下為專訪內容:

  問: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跟中國有關的“大國題材”成為了出版界的一個熱點,關于中國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關于中國的崛起和“中國模式”的書籍爭相問世。《中國力》是眾多中國題材中的一本,你們如何看待這種輿論界和出版界的中國熱?

  寒竹:從源流上看,輿論界和出版界出現(xiàn)這一聚焦點,歸根結底是中國近年來迅速發(fā)展這一基本事實決定的。事物的發(fā)展決定著人們眼球的移動和關注點。中國近年來的發(fā)展和變化確實太驚人,無論是縱向地跟中國自己幾千年的發(fā)展速度比較,還是橫向地跟世界各國的發(fā)展速度比較,今天的中國發(fā)展都可以說一個奇跡。今天的中國奇跡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是有統(tǒng)計數(shù)字根據的。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奧斯丁有一家叫做“全球語言監(jiān)測”(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媒體分析機構在去年底發(fā)布了一個對全球媒體(包括平面和網絡媒體)的調查統(tǒng)計報告,報告說,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崛起為一個經濟大國,成為全球閱讀量最大的新聞,遠遠超過了伊拉克戰(zhàn)爭、9-11恐怖襲擊等熱門新聞。我相信,只要中國繼續(xù)保持現(xiàn)在的發(fā)展勢頭,中國將繼續(xù)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關于中國的書籍和文章還會大量涌現(xiàn)。

  不過,雖然相當多的出版物都聚焦于中國,但對中國發(fā)展模式的解讀和中國前景的解釋可能完全不同。比如英國在去年6月出版的《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中央王國的興起和西方文明的終結》(《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就基本是用西方國家自己統(tǒng)治世界的心態(tài)來預測未來中國跟世界的關系,這跟中國的客觀現(xiàn)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關于中國的書籍和刊物的熱潮中,中國自己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自己的發(fā)展道路。

  問:剛才寒竹談到一些西方國家的媒體和書籍對中國的發(fā)展和未來的描述并不一定符合事實,那么怎樣看待中國出版界和輿論界表現(xiàn)出來的中國熱呢?在《中國力》出版之前,中國已經有相當數(shù)量的關于中國崛起的書籍;而在《中國力》出版之后,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又有好幾本關于中國現(xiàn)狀、關于中國發(fā)展模式和發(fā)展戰(zhàn)略的書籍出版。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曾經對中國的民族主義持批評態(tài)度的學者也都開始發(fā)出民族主義的強烈呼聲,請問文揚,這種現(xiàn)象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社會的各種思潮開始匯集在民族主義的旗幟下呢?

  文揚:可以這么說,中國出版界出現(xiàn)的中國熱和大國熱是中國民族主義日益強勢的一個表現(xiàn)。從歷史觀點看,民族主義是中國自五四運動以來最強大一個精神力量。任何一種社會思潮和政治主張,只有依附在民族主義的精神主干上才有可能為民眾所接受,才有可能轉化為社會現(xiàn)實,否則就只有被民眾所拋棄而處于邊緣化狀態(tài)。在五四運動時期和近三十年的社會改革浪潮中,確有一批把民族主義妖魔化的中國文化人,這些人常常自詡為代表著 “普世價值”和人類社會,但事實上他們并不代表多少人,基本上只代表他們自己在書齋里的幻想。這種書齋幻想在社會現(xiàn)實中的破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能因為五四運動時期和改革三十年間有過一些對民族主義的妖魔化,就把否定民族主義看成是這兩個時期的社會主流。事實上,從五四運動到今天,民族主義一直是中國社會的主流。沒有民族主義,中華民族就不能在1949年完成民族的建國大業(yè);沒有民族主義,中國的改革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