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啪啪网站汐汐最迷人,久久久久9999,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无码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梁曉聲談知青搶書驚險有趣 書放小筐底上放果蔬

2010年10月29日 14:24 來源:大眾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9月16日上午,電視劇《知青》在黑河開機,擔任編劇的梁曉聲專程從北京飛抵黑河。時隔36年,他重回故地,只有江水依舊。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祖籍山東榮成,出生于哈爾濱市,現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

  9月16日,梁曉聲站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國際飯店的大窗戶前眺望,窗外是黑龍江。清淺的河水對岸,就是俄羅斯邊境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梁曉聲指著濱江的柏油馬路說:“原先我走過這條路,那時江邊沒有欄桿,幾級臺階下去,就能走到江沿!

  18歲踏上知青專列 檔案里記錄不好

  1968年,19歲的梁曉聲踏上滿載1000多號人的知青專列,從哈爾濱出發(fā),坐火車到北安。近百輛卡車接站,將這些來自城市的青年四散到北大荒各個地方。

  梁曉聲坐著卡車走了12個小時的黃土路,抵達黑河市錦河農場。他所在的黑龍江生產建設第一兵團,駐地靠近邊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政審特別嚴格,階級斗爭的弦繃得特別緊。

  今天當梁曉聲被問到:在農場印象最深刻、最熟悉的生活場景是哪一幕?他搖搖頭:“那不是一幕,是太多幕。我當過班長,也當過知青排長,報道員……”掐指一算,在這片土地上他度過了六個半年頭。

  離開兵團時,梁曉聲的檔案中寫著:此人只可利用,不可重用!啊豢衫谩钦f我還可以寫東西,‘不可重用’是因為我的思想和‘文革’是格格不入的!

  15年后再書知青 不是現實主義不寫

  梁曉聲是高產作家,在眾多文學作品中,尤以知青題材的創(chuàng)作被大眾熟知。1982年,創(chuàng)作《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986年,創(chuàng)作《今夜有暴風雪》《雪城》;1995年,創(chuàng)作《年輪》;幾乎每部作品都引發(fā)了巨大反響。眼下這部《知青》,間隔時間最長,在這段時間里同類題材電視劇幾乎絕跡。

  在電視劇《年輪》中,梁曉聲直書當年苦難——小學曲老師餓死在講臺上,年輕的代課老師帶學生去郊區(qū)偷軍糧。工人們偷了孩子們的狗殺了吃,孩子尋去,雪后廠區(qū)蕭瑟,唯有標語醒目:“大干,苦干,拼命干,早日實現共產主義!边@部電視劇的播出,甚至引發(fā)了知青再聚會的潮流。

  15年后再次執(zhí)筆知青生活,對梁曉聲而言是個命題作業(yè)。山東省有關方面提議此創(chuàng)作計劃,梁曉聲被認為是最佳的編劇人選。他提出一個前提:“如果不是現實主義視角的作品,我沒辦法寫!

  “因為這本身是現實題材,它要求我們有現實主義的視角,F實主義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你相對忠誠于你所經歷的那個年代!敝嗌仙较锣l(xiāng)運動和十年“文革”是重疊的,梁曉聲希望新的作品能夠相對真實地反映“極左年代”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展現知青命運的沉浮,包括他們精神的、思想的、情感的、心靈的各種變化。

  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的想法得到了支持。

  大膽拓寬半徑 過濾式創(chuàng)作極不負責

  梁曉聲是新中國同齡人。由于打字受限,他無法通過網絡與人交流,和《知青》導演張新建溝通劇本,全靠手寫書信。

  回顧以往知青題材作品,梁曉聲感到當時的創(chuàng)作有激情、有沖動,但本身并不全面。如今再次執(zhí)筆,希望能夠全景式地展示知青生活。 電視劇在東北、內蒙古、西北三地搭建實景拍攝,梁曉聲交付的劇本達30多斤重。

  “文學也罷,影視也罷,它有一個功能,就是它的自覺性。它要發(fā)揮本能來補充和完善自己國家一個時期的歷史,告訴后人,他們的前人們曾經經歷過什么。”梁曉聲將影視比作一個國家的“聲像名片”。令他扼腕的是,如今從熒屏到銀幕,國產劇少有1957年至 1980年的戲,這之間包含著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三年自然災害,以及“文革”。

  談到這里,梁曉聲語調上揚:“今天的年輕人所看到的電視劇,對這段歷史的反映相當淡化,可以說是一種過濾式、屏蔽式的創(chuàng)作。這種創(chuàng)作是極不嚴肅、極不負責任的。將來的后人要問我們了,你們當初為什么通過文藝的形式屏蔽掉了中國最重要的一段歷史?”

  他尖銳地指出:“我們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是有半徑的,也就是說有個可能的尺度。我跟導演談過,我們不要等待別人把半徑拓寬了,我們再跟進。我們要膽子大一點,主動來拓寬這個半徑。 ” 這也許是這部戲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被運動的一代 苦難是不是真苦難?

  抵達黑河當天,梁曉聲午飯后奔赴當年插隊的錦河農場,隨身僅帶一個布包。時隔多年,再次回首這段經歷,他有了新的想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知青這一代人的苦難。

  在當年知青的回憶文章中,上山下鄉(xiāng)的歲月往往被涂上艱苦的底色。天涯論壇上曾有網友質疑:知青們仿佛受了多大的苦,不過是城里的青年到農村體驗了幾年生活!殊不知農民祖祖輩輩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有的甚至今天還過著這種生活!

  梁曉聲也在反思何謂艱苦:“要我說,當年千千萬萬的知識青年,首先是被運動的一代。在那個極左的年代,被上山下鄉(xiāng)、被運動,是那一代人的特征!

  梁曉聲插隊時剛初中畢業(yè),有的知青比他年齡更小。背井離鄉(xiāng),在社會洪流中身不由己,是他們苦難感的來源。 “ 原本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年,和農村孩子不同,他們有一種孤獨感,感到農村并不屬于他們。知青離開家兩三年見不到父母,除了空間和交通不便造成距離,探家的時間也有很嚴格規(guī)定。這讓他們感到更艱苦!绷簳月曊f。

  在他的眼中,當年的下鄉(xiāng)知青,和今天進城務工的農村青年一樣,苦在沒有歸屬感。此外,知青中還有一部分人的家庭在“文革”中受到了很強的沖擊。他們來到廣闊的農村,仍然不能享受平等。這決定了他們的經歷具有苦難性。

  不讀書的一代 緣何沒有垮掉?

  “今天回顧,我只不過是有這樣一段經歷,和當年千千萬萬知青沒有什么差別!绷簳月暡⒉徽J為自己有特殊的知青情結,也不愿膠著于知青題材的創(chuàng)作。相反,他更傾向于關注當下的社會生活。

  身為北京語言大學老師,今年他度過了一個忙碌的夏天,批改完一百多萬字的學生作業(yè),又創(chuàng)作了一個電影劇本。當湖南寄來題目為《中國知青紀念文集》的兩千頁五大卷書稿時,他甚至感到排斥,置于自家陽臺上,不想翻看。

  直到一次偶然翻開,第三卷第一篇文章題為《我們?yōu)楣埠蛧x書》。這篇文章講“文革”中書全被燒了,一批湖南的知青在下鄉(xiāng)之前,發(fā)現附近一所學校的圖書館還保存著一些當時都被蓋上“封資修”印章的“禁書”,其中包括雨果、契訶夫、托爾斯泰的著作。這些青年就把這批書偷出來分類、編號,偷偷帶到插隊的地方去,選了一個類似窯洞的地方,開辟了一個“知識青年地下圖書館”。

  “你能想象一個國家完全沒有書嗎?”這個例子令梁曉聲印象深刻。在年代背景下,知青們對書的搶救和愛護顯得有趣而驚險。有的女知青勞動完了之后,臂上挎一個小筐,筐底藏著借來的書,上面放上土豆、蘿卜、蔥,再蓋一個毛巾。但即使這樣,還是會被發(fā)現,圖書館還是會被搗毀,青年們還是會被追查。

  “這樣一代人經歷‘文革’十年,命運千差萬別,在少男少女的年齡錯過了課堂教育,經歷了命運的低谷。但是這樣一代人卻沒有垮掉,他們當中很多人成為社會中堅力量,這是為什么?”梁曉聲提出這個問題,并嘗試給出一種解釋。他認為,那個年代青年和書的關系是很特別的。 他們在城市里,像收集珍寶一樣把書搜集起來,發(fā)瘋一樣抓住非常有限的資源,拼命汲取其中養(yǎng)分。當時引進的書在今天看來幾乎都是經典,和今天信息爆炸、缺乏耐心的閱讀時代相比,當時的閱讀顯得更有誠意,也更有效率。

  心系國家命運 挖掘當年的思想者

  “我非常不謙虛地說,我也算那個年代有一點兒思想的知青!绷簳月暡环裾J《知青》劇中有他本人的影子。

  梁曉聲知青生涯的轉折點出現在1974 年,那一年他被推薦進入復旦大學讀書。 出發(fā)前夜,他留下一封書信。信里談到團組織的發(fā)展路線問題,他還提出,有些知青雖然出身有問題,但已經考驗那么多年了,足以證明他們是好的。 入團不用考察那么多時間,不應該繼續(xù)拿家庭背景原因擋著。

  2007年,現居天津的幾位知青聚會,專門找到梁曉聲,其中有一名當時的團干部。他說:“幸虧你第二天就走了,如果再晚點,你就別想走了!他們當時把這封信報告上級了。你那信老反動了!”他們并不知道,梁曉聲就讀于復旦大學時,也差一點被打成“反革命”。

  知青當中有思想者,他們當時就在反思正在中國發(fā)生的事情,這在《知青》劇本中有所體現。劇中有一個叫趙曙光的“老高三”,他讀過一些書,在給弟弟的書信中套用了契訶夫《第六病房》里的句子——“俄羅斯病了”,他說“中國病了”。

  “這四個字,在當年絕對可以徹底把一個人打成‘現行反革命’。那時候有許多人想不到那些,還有的人是想到了也不敢說;也有些人想到了,憋不住要說,只能跟最親近、最信任的人說。但絕不是在那個時代就沒有這種思想和這種聲音,那也不符合事實。”梁曉聲說。

  回望當年,他感覺彼時的青年和今天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在集體主義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真正發(fā)自內心地關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敖裉斓那嗄曛幌胫芄缘、很積極地讀完大學,找個好工作!绷簳月暡⒉幌M毁N上知青作家的標簽,但肇端于知青時期的情懷與倔強,仍是這位六旬長者身上最突出的特征。

    本報記者 卞文超 實習生 李婕

參與互動(0)
【編輯:蒲波】
    ----- 文化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