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梁曉聲看起來是個溫和的老人,當談起當年的知青歲月、談起現(xiàn)在影視劇的浮躁時,他會突然興奮起來。梁曉聲說,他“出山”的理由不是為了金錢,“把知青這個題材大大地拓寬,是我在這部電視劇上所作的努力,這是現(xiàn)實主義的寫作,是為了補全—段失卻的歷史。知青的歲月,絕對不是吃了—點點苦、談點戀愛那樣的浪漫,那是苦難的歲月!
在沉寂了十多年之后,中國知青文學(xué)的標桿性人物梁曉聲創(chuàng)作了最新電視劇《知青》。9月16日,電視劇《知青》在梁曉聲當年下鄉(xiāng)的黑河舉行開機儀式,梁曉聲在現(xiàn)場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半娨晞 吨唷肥撬枷氲漠a(chǎn)物!闭f這話的時候,梁曉聲又變成了—個平靜的哲人。
“對文革那段失卻的歷史,要有真實的體現(xiàn)”
毫無疑問,梁曉聲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知青文學(xué)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一位作家,他之前的作品《今夜有暴風(fēng)雪》《雪城》《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輪》都曾引起過轟動。所以梁曉聲再次出手寫《知青》,馬上引起各界高度關(guān)注。
齊魯晚報:距離你上—部重要的知青題材作品,已經(jīng)過去十多年了,為什么現(xiàn)在“出山”做《知青》?
梁曉聲:我之前的那些作品大多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80年代,比較晚的《年輪》是1995年創(chuàng)作的,那時候我剛剛回城,與我的知青歲月間隔比較短,寫起來都比較沖動,比較有激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不是全面的知青歲月表達。我感覺我還有東西要表達,我要為知青文學(xué)注人新的元素。
齊魯晚報:這部《知青》,與之前的知青題材文學(xué)作品根本性的區(qū)別是什么?
梁曉聲:那就是寫作的半徑和尺度有大的突破,我所指的拓寬,不僅僅是某些畫面的首次呈現(xiàn),還有思想認識領(lǐng)域的創(chuàng)新,應(yīng)該說,《知青》是思想的產(chǎn)物。
寫知青題材,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革,我們過去的知青作品,對這個東西涉及的不多,或者過濾式涉及,是刪除式呈現(xiàn),這對歷史來說,是極其不嚴肅的事情!吨唷穼Υ艘鎸嵉爻尸F(xiàn),那是我們的歷史,沒有必要回避,我會解放思想,膽子要大,要去呈現(xiàn)。
現(xiàn)實主義
“浪漫化,是對歷史的不嚴肅、不負責(zé)任”
梁曉聲覺得,電視劇《知青》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讓觀眾看到真正的知青是什么樣子,而不是被美化、被浪漫化、被規(guī)避掉的“生活”。在這部電視劇中,他試圖解釋,為什么那個時代產(chǎn)生了共和國“最無怨無悔”的一代人~~~因為他們曾和最任勞任怨養(yǎng)活中國的農(nóng)民們同舟共濟、抱團取暖過;因為了解農(nóng)村的真相,所以了解時代宣傳外大半個中國的真相。
齊魯晚報:你說過,這部《知青》是絕對的現(xiàn)實主義寫作。
梁曉聲:所謂的現(xiàn)實主義,對于這部作品而言,就是忠實于我所生活的年代,最大程度地對時代特征進行描摹。首先是要相對地全景式展現(xiàn),完全全景式不可能;其次,文學(xué)的主要任務(wù)不是表現(xiàn)人性惡,我們關(guān)注的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人性還能固守什么?人還能互相抱團取暖嗎?第三,這部劇還是有排他性的,同題材的作品表現(xiàn)過的東西,我們盡量不去重復(fù),我自己之前的同題材作品也要盡量避開。
齊魯晚報:具體而言,這種現(xiàn)實主義如何表現(xiàn)?
梁曉聲:一個事實是,上山下鄉(xiāng)是文化大革命運動中的運動,整整一代人首先是被運動,其次才是怎樣在運動中進行精神情懷的自我救贖。再也不可以是一種很浪漫、很有意思、很好玩的電視劇,看不到勞動、看不到知青與農(nóng)民、知青與知青間那種情感,只是大家談?wù)剳賽,象征性地干一點點活,那是不可以的。那樣越拍越差。他們干活嗎?如果整個劇我們看不到扎扎實實的勞動,是不行的。
浪漫化,是對歷史的不鄭重、不嚴肅、不負責(zé)任。要有些悲壯色彩,那本身就是悲壯的年代,北京一個400多人的知青隊伍,死了的就有20多個,你不能過濾這些歷史。
為此,劇組專門在東北弄了一片地,用來拍麥收的場景,這其中也融人了我個人的生活體悟,我在黑河待了七年多,像我這樣的人,麥收時也痛苦得想逃離建設(shè)兵團。
對于這部《知青》而言,現(xiàn)實主義是必須堅持的,如果連現(xiàn)實主義都不是,就根本不可能追求什么史詩性。
思想高度
“我本人也算是那個年代有點思想的知青”
梁曉聲說,《知青》里有愛情,但他絕不把邊邊角角的愛情無限放大作為作品最主要的內(nèi)容!啊吨唷肥撬枷氲漠a(chǎn)物!绷簳月曊f。
齊魯晚報:你說《知青》要完善—個時代的歷史,那是—個什么樣的時代?
梁曉聲:現(xiàn)實情況是,當時知青中有不少人開始思考文革對不對。契訶夫《第六病室》里曾經(jīng)有一句驚世駭俗的話是“俄羅斯病了”,在《知青》中,劇中人物也喊出了“中國病了”這樣的話語。說這樣的話,在當年是可以被打成反革命甚至槍斃的。類似于劇中這個人物的知青,在當時不在少數(shù),那是一個思想者的時代。
齊魯晚報:《知青》里的人物,有多少你個人的影子?
梁曉聲:劇中主要人物的行為,都有我對人生的思考。我也算那個年代有點思想的知青,我的檔案里至今寫有“此人只可利用不可重用”的東西,我的思想和文革格格不人,當時差一點被打成反革命。
文/片本報記者倪自放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