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實行到現(xiàn)在整整一個月,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問題倒出了一大堆,核心焦點就是:國家補貼歸補貼,但廢舊家電的折價很讓消費者不爽,上萬元買回來的東西,還能使用,卻經(jīng)常被一口價喊死!50元、100元就這么定了!
感覺上挺值錢的,5位數(shù)買回來的東西,很少能夠超過兩位數(shù)轉(zhuǎn)出去,趕上誰也不爽,雖然有10%的國家政策補貼,也仿佛遲遲啟動不了城市家電熱銷的大潮。
那么以舊換新到底是強心劑還是救命藥?
從本質(zhì)上看,加上以舊換新再加上國家補貼,一臺新家電確實便宜了不少,但城市畢竟不同于鄉(xiāng)村,平均近乎100%各種大家電的擁有率,已經(jīng)讓新家電很難找到更新的空間。如果不是買了新房、搬了新家或者剛剛成立二人世界、租了新房,很少有大的沖動來換掉家里的舊家電,關鍵是目前的家電舊是舊了點,還能用!
除了更新?lián)Q代速度快的消費電子類產(chǎn)品,大多數(shù)中國消費者包括城市消費者對作為耐用品使用的家電上,普遍采取能用則用的態(tài)度。
再者,在城市,家電早已經(jīng)不是奢侈品的代名詞,日益發(fā)展的中國家電企業(yè)10年前就把物美價廉的家電產(chǎn)品爭先恐后的以極其便宜的價格在城市大面積普及,隨便調(diào)查一下,城市里的消費者已經(jīng)開始對家電的價格變得越來越不敏感(當然便宜更好,不占白不占),從價格因素上刺激城市消費者本身也非真正的治本之策。
真正能夠拉動家電大面積更新?lián)Q代的,實事求是講,還是新房、新人兩新的拉動。
那么以舊換新是否就沒有其必要性呢?
家電下鄉(xiāng)、以舊換新、節(jié)能補貼是今年國家刺激家電消費的三駕馬車,都有必要。但以舊換新的爭議也最大。焦點就是利益,往深里說,也是信息不對稱的產(chǎn)物,消費者、廠家之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換,結果往往舊家電當成了廢家電收購,廢家電直接按破銅爛鐵處理,真要破銅爛鐵也好了,還可按斤兩收購,等于說是有據(jù)可依。
設想一下,家里的舊家電如果真能夠獲得個公平的處理,比如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加上國家的補貼政策,誰不愿意以舊換新,暢享更先進的家電新生活?
怎么辦?實事求是的講,中國的廢品收購業(yè)起碼進行了幾千年了,廢舊家電的收購也跟中國家電的歷史等長,究竟值多少錢?在這個行當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潛規(guī)則,作為國家政策——這個看不見的市場第三只手,有必要在接下來的細則條例中,盡量做到細致、公平,讓售買雙方都有據(jù)可依,比如可否參考二手車?可否參考國外的慣例?可否分類再具體些,能用的和不能用的區(qū)別對待?
辦法總比困難多!如果我們不正視并透明這中間的灰色地帶,即便沒有歪嘴和尚,這刺激中國家電消費的經(jīng)也會唱歪了!姜培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