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中的錢學森
記得有一次,在中國科學院一位朋友的辦公室。我去時,朋友在欣賞一卷《錢學森手稿》。這套手稿分兩卷,五百多頁,是從錢學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選出來的。
我拿過來翻了翻,與其說是手稿,不如說是藝術品。無論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計算、圖表,都工工整整,一絲不茍,連一個小小的等號,也長短有度,中規(guī)中矩。
錢學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蘭亭序》,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進而想到他唯美的人格。如是我聞:在美國期間,錢學森僅僅為了解決一道薄殼變形的難題,研究的手稿就累積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進展到五百多頁部分,他的自我感覺是:“不滿意。。 敝钡桨税俣囗摃r,才長舒一口氣。他把手稿裝進牛皮紙信封,在外面標明“最后定稿”,繼而覺得不妥,又在旁邊添上一句:“在科學上沒有最后!”
對于筆者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幾句老實話;仡檶W生時代,錢學森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我在北京師大附中讀書時算是好學生,但每次考試也就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國的博士口試成績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
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這哪里像公眾心目中的天才學子?然而,事實就是事實,錢學森沒有避諱,倒是輪到世人驚訝,因為他們已習慣了把大師的從前和卓越、優(yōu)異劃等號。錢學森的這份自供,同時也糾正一個誤區(qū):一個人的成才與否,跟考試成績并不成絕對正比。
關于歸國后的錢學森,這里補充兩個細節(jié)。一、你注意過錢學森的履歷表嗎?他是先擔任國防部五院院長,然后改任副院長。這事不合常規(guī),怎么官越做越?原來,錢學森出任院長時只有45歲,年富力強,正是干事業(yè)的好時光。但院長這職務,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包括生老病死、柴米油鹽。舉例說,底下要辦一個幼兒園,也得讓他撥冗批復。錢學森不想把精力耗費在這些瑣事上,他主動打報告辭去院長職務,降為副院長。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集中精力專門抓業(yè)務了。二、錢學森晚年與不同領域的后輩有過多次學術合作,在發(fā)表文章時,他常常堅持把年輕人的名字署在前面!
勤奮的錢學森
天才來于勤奮。根據(jù)已故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nèi)绲牟稍L,麻省理工的學子曾對錢學森佩服不已。有一回,錢學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長的算式,有個學生問了另一個與此題目無關、但也十分困難的問題,錢學森起初不予理會,繼續(xù)在四個十英尺長、四英尺寬的黑板上,寫滿了算式。
“光是能在腦袋中裝進那么多東西,就已經(jīng)夠驚人了,”一位叫做哈維格的學生回憶,“但更令我們驚嘆的是,他轉過身來,把另一個復雜問題的答案同時也解答出來!他怎么能夠一邊在黑板上計算一個冗長算式,而同時又解決另一個同樣繁復的問題,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錢學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猶太籍校友回憶:“有天一大早——是個假日,感恩節(jié)或圣誕節(jié)——我在學校趕功課,以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個人,所以把留聲機開得特別響,樂曲高潮到一半時,有人猛力敲我的墻壁。原來我打擾到錢學森了,后來他送我?guī)追菟麑懙年P于近音速可壓縮流體壓力校正公式的最新論文,算是對于曾經(jīng)向我大吼大叫聊表歉意!卞X學森在麻省理工的學生麥克則回憶:錢學森教學很認真,全心全意放在課程上。他希望學生也付出相同的熱忱,如果他們表現(xiàn)不如預期,他就會大發(fā)雷霆。有一次,他要求麥克做有關扇葉渦輪引擎的計算,麥克說:“我算了好一陣子,但到了午餐時間,我就吃飯去了。回來的時候,他正發(fā)脾氣:‘你這是什么樣的科學家,算到一半竟敢跑去吃中飯!’”
個性錢學森
在張純?nèi)绲墓P下,錢學森有著十分粗獷而任性的硬漢形象。上世紀40年代初,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為一批攻讀碩士學位的軍官上課。當年的學生們回憶,他上課總要遲到幾分鐘,正當大家猜測他今天是否會缺席時,他快速沖進教室,二話不說,抓起粉筆就在黑板上寫開了,直到用細小而工整的字跡,填滿所有的黑板為止。
錢學森教學沒有小考、大考,也不布置家庭作業(yè)。課后,學生們只能絞盡腦汁地溫習課堂筆記,那都是純數(shù)學,一個方程式接一個方程式。期末考試,錢學森出的題目極難,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學生找上級的教授告狀,錢學森對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兒園!這是研究所!”數(shù)年后,錢學森轉到麻省理工學院為航空系的研究生開課。在那兒,學生們的回憶同樣充滿恐怖色彩。諸如:“人人知道他是個自我中心的獨行客,他在社交場合總顯得惴惴不安,學生覺得他冷漠高傲。”“他好像刻意要把課程教得索然無味,讓學生提不起興趣似的。”“大多數(shù)學生不了解他,甚至怕他。”
還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除了上課,學生只偶爾在教學大樓跟他擦肩而過。他總是把自己關在研究室里,學生跑去請教問題,他隨便一句“看來沒問題嘛”,就把他們打發(fā)走。
以上細節(jié),恐怕都是真實的,因為張純?nèi)鐚懙氖莻饔,不是小說,她經(jīng)過扎扎實實的采訪,所舉的事例都出于當事者的回憶。但這樣的細節(jié),很難出自我們記者、作家的筆下,不信你去翻看有關錢學森的報道,類似的描述保證一句也沒有。多年來,我們的思維已形成了一種定勢,表現(xiàn)科學家、出類拔萃的大師,照例是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循循善誘等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蒼白得可怕,也枯燥得可怕。
大師就是大師,無一例外充滿個性色彩。因此我說,張純?nèi)绻P下的錢學森,其實更加有血有肉,生氣充盈,因而也更加惹人喜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