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只靠一個經濟的軀體,還要有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
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此后,劉云山在10月2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文章,認為十七大報告突出強調了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極端重要性,對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作出了進一步的全面部署。
無疑,“文化軟實力”已經走進中央決策,成為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部署的一個新視點。如何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zhàn)略高度,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已經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之一;從軟實力的高度推進文化建設,是當今中國面臨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
從綜合國力競爭的戰(zhàn)略高度出發(fā)
“當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占據了文化發(fā)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焙\濤總書記在中國文聯(lián)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講話如是說。黨和國家已經敏銳的意識到文化在當前國際競爭中的重大意義。從國際競爭看,現(xiàn)在國力競爭更加注重軟實力,未來的斗爭將主要是文化的競爭。正如美國戰(zhàn)略家熱津斯基所言:“控制人類共同命運努力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于具有極端重要意義的哲學和文化層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導政治行為的重要觀念和影響”,一句話道出了文化軟實力的真諦。
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賈旭東說,約瑟夫·奈是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術界圍繞美國國力是否衰敗及未來發(fā)展的大辯論中提出“軟實力”這一概念的,從概念看,“軟實力”提出的本身就是綜合國力競爭的結果和表現(xiàn)。在那場辯論中,美國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提出了“衰落論”的觀點。約瑟夫·奈認為,美國的綜合國力并沒有衰落,而是其本質和構成正在發(fā)生變化。冷戰(zhàn)期間東西方對抗的軸心是“硬實力”(軍事機器、核威懾力等),技術、教育、經濟、文化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因此,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應該考慮運用所謂“力量的另一面”――能夠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和文化、意識形態(tài)以及社會制度等無形力量,這就是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是軟實力的核心組成部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楊勝群認為:“一個國家要真正成為一個大國,不僅要有以經濟為主要內容的硬實力,還要有以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軟實力。沒有軟實力,就只是一個物質外殼,沒有內涵,沒有支撐,不能叫真正的強國。一個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只靠一個經濟的軀體,還要有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
體現(xiàn)在國際競爭中,這種“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的一個重要載體便是文化產品。文化產品是文化軟實力的物質表現(xiàn)形態(tài)。從目前現(xiàn)狀看,我國文化產品明顯表現(xiàn)為缺乏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且不說美、日、韓的影視動漫等文化產品充斥中國市場,中國本身自有的文化資源如花木蘭、寶蓮燈、寶葫蘆等反而在境外影視制造基地煥發(fā)了生命力,這些產品反過來進一步搶灘中國市場。在西方人抱怨對中國巨大的貿易赤字的時候,我們卻面臨著對西方巨大的文化赤字。我國雖是文化
資源大國,但同時又是文化產品生產弱國,文化產品貿易存在著嚴重的貿易逆差。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對外文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懷亮分析說,我國文化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缺乏原創(chuàng),我們缺乏真正體現(xiàn)中國文化特色與底蘊的核心內容。從軟實力的宏觀視角,規(guī)劃國家層面的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提升文化軟實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和文化事業(yè),最終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實力,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提升國際形象的必然需要
一年多之前,中央電視臺曾和八家連動的媒體在相關的網站上做了一個“誰最能夠代表中國的形象”調查。從投票結果看,排名在前十位的分別是:孔子、中國京劇、故宮長城、春節(jié)、書法、中國針灸、瓷器、中國菜、中國功夫。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符號的是孔子。這大致反映了海內外華人心目中對中國形象的心理期待和認可?墒菑膶嶋H情況看,我們對于中國國際形象的宣傳并沒有做到位,國際社會對中國形象的認識仍有偏差,這在相當程度上損害了中國的綜合國力競爭。
一說到孔子,我們想到的是興辦孔子學院等有關教育機構來推銷漢語和中華文化,而其他一些國家則采用了推廣文化形象等更易為大眾所接受和認可的做法。比如說韓國,推廣自身文化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影視劇,《大長今》在中國熱播以后,韓國菜、韓國料理、韓國醫(yī)藥等等都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內容,甚至還有人特別想到韓國去旅游。這種形象化、娛樂化的做法成為韓國人傳播自己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也大大提高了國家文化形象的傳播效果。
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漢秋認為,我們的國家文化形象是有缺憾的。首先中國經濟實力大大提升,作為世界經濟體的重要一極,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但作為中國的品牌形象,則并不為海外所信任;其次,如何展示真實完整的中國形象,我們在傳播效果和文化影響上并沒有取得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中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和世界其他民族對中國的看法有差距;再次,對于迅速崛起的中國,世界各國報著一種喜憂參半的復雜心態(tài),這也是導致多次出現(xiàn)“中國威脅論”的一個背景。
在李漢秋看來,我國國家文化形象之所以有缺憾,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文革造成的,十年文革大大損害了我國的文化形象,使我國的軟實力受到極大的傷害。國際文化形象最重要的是要有親和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讓人們自覺自愿地接受你的價值觀。因此,塑造“道義中國”的形象是中國目前當務之急,這是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個機會,塑造文明、和諧的國際形象和國家文化名片。即將到來的奧運會是檢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難得的機遇和平臺。屆時,世界的目光將聚焦中國,如何塑造東道國的國家形象,是比開好奧運會本身更為重大的戰(zhàn)略問題。除了硬件,還應關注辦好奧運的軟件環(huán)境,應該圍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利用好奧運會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向世界展示開放、包容、多元、充滿活力的國家形象。展示民眾良好的精神風貌,理順組織協(xié)調層面的各類問題,減少機構層面的官僚主義,對境外媒體的服務要與國際接軌,場內外觀眾的素質和文明水平,等等,都是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因素。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