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胡玫執(zhí)導,周潤發(fā)、周迅主演的《孔子》1月22日上映。據片方統(tǒng)計,三天票房已突破3800萬。
有別于其他賀歲大片,《孔子》的觀影人次并沒有出現較大的南北差異。業(yè)內人士分析,這與《孔子》的觀影人群廣泛有關,并且家庭觀眾占了較大比例。片方預計,未來一周內,該片票房將過億。
觀點
拍人物傳記片是一個不少出力卻很難討好的活兒。但凡夠格被拍成電影的人物,其經歷必定坎坷豐富,如何從一生中選取最能表現人物魅力的素材,是人物傳記片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顯然,《孔子》并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看過《孔子》以后,很多人會產生疑惑:電影中的這個孔圣人,到底圣在何處。
在《孔子》中,胡玫用了兩個多小時來展示孔子在51歲以后的人生經歷,但這種展示卻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故事堆砌,是流水賬一樣的記錄。整部電影沒有一個貫穿始終的矛盾沖突,也沒有一個能夠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高潮。作為一個人物,電影中的孔子前半段文武雙全,后半段四處逃難,幾乎看不到一點兒圣人的風采和光芒。一部傳記片不能讓觀眾感受到人物魅力,是最大的失敗。
其實《孔子》選取的三個主要情節(jié)本來都有豐富的內容可寫。從政失敗、周游列國、回歸魯國,表面上看,單獨拎出來任何一個都足夠跌宕起伏。但遺憾的是,導演太想面面俱到,結果卻都變成了不痛不癢的蜻蜓點水。走進電影院的觀眾不可能都對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有足夠的了解,因此電影一邊要塑造孔子的形象,一邊又要不斷地通過人物的臺詞交代一些必要的背景。這就導致整個“從政失敗”的段落看起來手忙腳亂,什么都說一點,又什么都說不清楚。結果是,本該鋪墊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的前一個小時最終只潦草地交代了一件事:孔子被迫離開故土。
此后的“周游列國”是電影里著墨最多的段落,也本該是最能體現孔子的人物魅力的段落。但是,這段一個多小時的故事除了向觀眾介紹孔子去過哪些地方以外,再無其他交代?鬃拥睦硐搿⒈ж摵退枷,幾乎都是通過一群沒有特點的配角反復用語言強調出來的,而周潤發(fā)的臺詞幾乎都是生硬地照搬《論語》。假如不是銀幕上的學生們不停地叫著“夫子”、“夫子”的話,恐怕很多人都難以將這個平庸的老人和孔子聯(lián)系起來。按照胡玫的說法,影片在這一段比較像“散文”,但胡玫顯然太會美化自己的作品了。即使是散文也要有個主題,《孔子》的這個散文卻是徹底做到了形散神更散。
此外,《孔子》不僅浪費了孔子豐富的一生,也浪費了他的學生們。傳說中的七十二賢人在電影中幾乎成了七十二“閑人”,除了任泉扮演的顏回被理想主義地集中了眾多弟子的特點而成了一個愚蠢的完人以外,子路、子貢等一干人等在電影中幾乎都成了草莽匹夫。嚴師出高徒,而這樣一群平庸的學生,讓人如何相信他們有一個高明的老師?
胡玫一直強調,《孔子》是一部文藝片。然而看過才發(fā)現,這文藝片有兩個十分不文藝的情節(jié):子見南子和顏回之死。前者讓南子在十分鐘內完成了從蕩婦(調情)到粉絲再到知己的轉變,除了為電影宣傳攢出了足夠的噱頭外再無其他用處。而后者更是用電視劇的爛俗煽情手法塑造了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把電影和孔子都襯托得極不高明。
胡玫大概以為,一個“子見南子”足夠把觀眾吸引進影院,而一個“顏回之死”則能讓觀眾哭著走出影院然后為電影獻上掌聲和鮮花。但顯然,胡玫的想法過于樂觀了。這部全面平庸的電影在爭議中走完了上映后的首周末,不好不壞的票房和毀譽參半的評價已經是寬容的觀眾們能夠給出的全部了。
韓寒在看過電影后給出了兩分的評價,認為“這部電影,無論從拍攝意義,商業(yè)利潤,藝術追求,電影探索,教育啟蒙,警世感人,視聽震撼,娛樂消遣,記錄歷史等任何一個角度,都沒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電影。”當然,韓寒是過于苛刻了。因為一部失敗的電影至少可以給那些想拍莊子、老子、孟子的導演們提個醒,少去啃那些力不從心的硬骨頭。記者陳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