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jīng)|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wǎng)|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新京報:湯淼無消息挑戰(zhàn)公眾知情權
2007年06月29日 14:20 來源:新京報

  近期與媒體相關的一個信號是:公共輿論正在逐步走向透明———剛剛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突發(fā)事件應對法草案,刪除了有關新聞媒體不得“違規(guī)擅自發(fā)布”突發(fā)事件信息的規(guī)定。這意味著一塊堅冰的打破。作為公共信息平臺的媒體,已被賦予第一時間報道突發(fā)事件的權利。該規(guī)定的刪除,亦可視為公眾知情權進一步得到法律、法規(guī)的強力保障。

  毋庸諱言,新聞從業(yè)者本身,以及一位普通讀者、普通球迷,不可排斥在公眾范疇之外。就一位球迷來說,得知一場比賽的比分是最基本的權利。雖然尚不現(xiàn)實,但理論上,球迷得知一場比賽是否存在假球黑哨、甚至球員是否服用了興奮劑也是應有之權。同理,體育領域雖然具有其特殊性,但并不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有守法之責,有說實話的義務,而無隱瞞真相的權利。

  以前段時間的王燕事件為例,這位體操運動員受傷之后,她的消息、身體恢復情況很快經(jīng)過媒體報道而廣為人知,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官員到醫(yī)院探望王燕的鏡頭,亦通過電視為人所見,公眾在較短的時間內獲悉了王燕的病情、以及社會各界對王燕的關心和問候。這種開放的心態(tài)和信息披露的速度,對于有關機構、官員的形象而言,是有利而非無利,恰恰是增添了一筆人性的光輝,而非抹黑。

  如果說謠言止于智者,那么我們同樣可以說———謠言止于開放的心態(tài)和透明的輿論。然而,緊接王燕之后又一幕發(fā)生于體育領域的悲劇,卻因為信息不暢而令人疑竇叢生———湯淼受傷已近半月,他的傷勢、恢復情況,甚至,這位男排國手究竟在哪家醫(yī)院治療,別說牽掛湯淼的球迷,就連“嗅覺靈敏”的媒體記者(包括上海本地記者)也一無所知。

  有關人士的擔憂可以理解———官方態(tài)度通常是擔心湯淼受到打擾,不利治療康復云云,然而王燕的例子足以表明,記者們的行動并非影響她的康復,沒有哪個人能獲準進入病房探視,這個讓有關人士多慮的“打擾”,醫(yī)生即可制止。記者畢竟不是有副作用的藥物,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至少可以約束自身。由此我們可以從王燕事件作出結論:記者和輿論是無害的,我們看不出二者有什么明顯的“毒副作用”。

  那么,公眾有沒有權利知道湯淼的近況?名人的傷病算不算隱私?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隱私,意外傷害引發(fā)的疾病因為關乎不可篡改的真相,似乎不可隱瞞,更沒有遮蓋掩飾的必要,這畢竟不是“斯人斯疾”,我們的法律允許“斯人”隱瞞“斯疾”,這是天賦人權,哪怕你諱疾忌醫(yī)他人也無權干涉———然而湯淼的受傷顯然不同,在信息日益公開的今天,關心湯淼的每一個人都有權利知悉:他怎么受的傷?傷勢如何?現(xiàn)在情況怎樣?(阿拉丁)


 
編輯:盧巖】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