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2月20日電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我的小孩很好啊,每學期成績都排前幾名!”大陸配偶張小姐的女兒,目前就讀小學二年級,同學中還有其它的陸配小孩。張小姐說,因為孩子還小,除了校方及老師,同學沒人知道她孩子的母親是大陸配偶,更感覺不到她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由于外配、陸配數(shù)量每年持續(xù)快速地增加,引起臺當局及社會警惕,各種聳動的媒體報道,更加重社會人心的憂慮。于是,各部門推出許多規(guī)模龐大的輔導、輔助措施,但由于不能對“癥”下藥、不能對外配與陸配做出更詳細區(qū)分,有時反而制造出另一種“政策歧視”,平添不需要輔導的陸配小孩就學困擾。
部分生活美滿富裕 用不著輔導
丈夫在臺北縣工作、自己也上著班的陸配張小姐,原在大陸臺商企業(yè)工作,透過老板的介紹認識了先生。幾年來,她每年都會帶女兒回娘家一趟,因為每次回家都會到香港、澳門轉(zhuǎn)轉(zhuǎn),而先前也去過日本,因此,雖然對復雜的兩岸關系,八歲的女兒不一定懂得,但相信她的眼界已經(jīng)不同。
她小孩學校成績不錯,根本不需要額外的輔導,而張小姐每天除了忙碌工作,就是對小孩的接接送送,和臺灣多數(shù)職業(yè)婦女的生活步調(diào)沒有兩樣。
臺當局推動的輔導、輔助措施,在一些陸配家庭看來,有些莫名其妙。一個娶了大陸配偶的臺商就說,他看了許多報道和文章才發(fā)現(xiàn),在臺灣的社會里,他的家庭被視為“弱勢團體”。
“我們家生活過得好好的,有自己的公司、每年繳一大堆稅、一家子都融入臺灣的社會中間,怎么成了‘弱勢團體’?”
透過婚介來臺者 才是問題所在
但陸配中間確實存在問題,只是這樣的問題,是臺灣社會的衍生性問題。住在桃園的陸配王小姐說,那些眷村陸配的故事,都已是很早期的事了,現(xiàn)在多數(shù)陸配年紀在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中間,很少超過四十歲的。她認為,透過自由戀愛甚至網(wǎng)戀認識的陸配,一般生活狀況正常,除了爭取人權(quán),似乎不太需要額外的輔導。
至于另一部分,王小姐估計人數(shù)占陸配半數(shù)左右的,則是透過婚姻中介認識,“這才是問題所在,才是需要輔導、輔助者!
當局應詳加區(qū)分 以免政策打折
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受訪的九萬三千五百多名大陸配偶中,受訪者配偶身份為榮民、身心障礙、原住民、低收入戶者,達三萬四千五百余人,比例近37%,超過三分之一。
對于另一部分陸配,即因貧困企圖透過兩岸婚姻改善生活、使全體陸配的社會形象遭受影響者,陸配王小姐倒是豁達地說,大陸配偶透過怎樣的渠道嫁進臺灣,并不重要,“因為貧困并不是她們的錯,這些陸配景況是可悲的,卻不是可惡的”,她說。
王小姐說,關鍵在于這些透過婚介進入臺灣的陸配,是用什么樣的方式在臺灣生活。但不管是什么樣的方式生活,有關部門都應對癥下藥,否則政策不僅打折扣,也解決不了社會問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