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2月4日電 臺北“中正紀念堂”牌樓“大中至正”四字從未標明由何人所題,臺灣87歲書法家楊家麟3日說,30年前,前故宮博物院長秦孝儀要找人寫“大中至正”,許多書法家齊聚一堂,后來因指定要歐陽詢體、不能落款、且當場就得寫,這工作才落在他頭上。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很多民眾以為“大忠門”、“大孝門”是采歐陽詢的字帖,直贊寫得好,并質(zhì)疑“大中至正”四字的功力明顯不如,“不知道誰寫的?”還有人懷疑是老蔣的墨寶,而“中正紀念堂”的網(wǎng)頁、宣傳折頁,也從未說明出處。
就在“大中至正”面臨被拆命運的前夕,幾個月不能安眠、且因白內(nèi)障手術(shù)失敗、一眼失明的楊家麟,3日在“世界文化總會”會長范光陵陪同下舉行記者會,透露這段經(jīng)過。
楊家麟回憶說,沒筆沒墨,一人高的大字,他是用棍子、鐵絲綁麻繩沾紅土水寫成的。
專擅歐陽詢體及魏碑龍門二十品的楊家麟說,要寫“大中至正”四字,是由秦孝儀定下的,出處是王陽明的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當時好多書法家都要來寫,先宣布要寫歐陽體,就走了一批人,后來說不能署名,又走了一批人,最后說,配合八卦時辰,得當場就寫,只剩下三個人,就是我和故宮前副院長江兆申及書法家丁翼。”楊家麟回憶道。
因趕著鑄銅字,現(xiàn)場沒筆沒墨,楊家麟先是把紙貼在立著的三夾板上,再用棍子、鐵絲綁著麻繩,沾紅土和水來寫,“重得拿不住,寫得一頭一臉,我衣服后來都扔了!鼻壹t土水一直往下流,連秦孝儀等人都幫著修,“因此,我寫得不太好。”
后來楊家麟再次應邀寫“大忠門”、“大孝門”,有時間用大毛筆好好地寫,“我是滿意的!
但仍沒有一次揮毫經(jīng)驗能比得上“大中至正”,老先生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驕傲的事!弊罱敖逃俊焙安穑舷壬鷤牡盟恢,“這是焚琴煮鶴,這種無聊的事怎么做得出呢?現(xiàn)在我還抱個希望,看郝龍斌能不能阻擋這個事!
六歲習字,曾在“總統(tǒng)府”為蔣介石寫帖子、格言,50多歲開始教授書法的楊家麟,昨天在學生簇擁下,用手抹平宣紙,潤潤筆,凝氣重新寫下“大中至正”,就跟掛在牌樓上近30年的字體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