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湖南年輕學者黃守愚在網(wǎng)上發(fā)帖稱,“春節(jié)”應改為“元旦”,認為 “元旦”作為夏歷正月初一的代稱,從漢武帝時沿用到辛亥革命之后,可謂歷史悠久,被袁世凱改名為 “春節(jié)”,喪失了其歲時意義與文化意義等,同時他還建議將現(xiàn)行公歷的“元旦節(jié)”改名為“洋旦節(jié)”。(1月21日紅網(wǎng))
現(xiàn)實是,“元旦”不僅在中國更在華人世界成為陽歷新年的通稱,而“春節(jié)”則是正月初一的文化符號,也蘊含了年的所有民俗內(nèi)涵。不僅如此,在過農(nóng)歷年的東亞文化圈,如越南、韓國等,也通用“春節(jié)”這個名字。在此情勢下,將“春節(jié)”更名為“元旦”不啻畫蛇添足的窮折騰,哪怕穿著恢復傳統(tǒng)的文化馬甲。
事實上,從甲骨文和金文“年”字“上禾下人”的情形看,春節(jié)的雛形在商周時期已經(jīng)形成,過年成為農(nóng)業(yè)社會慶祝豐收的一種儀式,約定俗成而固化為富有文化意義的節(jié)日。先秦時期,春節(jié)稱作“上日”、“元日”、“改歲”、“獻歲”,即使是在漢武帝后,“元旦”也不是春節(jié)的惟一名稱,而有 “三朝”、“歲旦”、“正旦”、“正日”等多種稱呼。有清一代,春節(jié)大抵有“元旦”、“元日”兩種稱呼。所以,從歷史文化的傳承看,“元旦”也只是春節(jié)的一種代稱,而非惟一。給春節(jié)改名“元旦”顯然不合常理。即使“元旦”在古代是代表春節(jié)的惟一名稱,也沒必要改回去。畢竟,“元旦”作為春節(jié)的名稱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記憶,被塵封于歷史典籍中,缺乏現(xiàn)實生活方式的實踐和認可。用過時的“元旦”置換現(xiàn)實的“春節(jié)”,就像孔乙己顯擺“回”字有幾種寫法一樣的顢頇和迂腐。
必須指出,“春節(jié)”一詞,早在唐宋時期已經(jīng)蘊含年的意味,如 “既遇春節(jié),難阻良游,三五人自為宴樂,并無所禁。(見宋尤袤 《全唐詩話·王起》)”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有“春節(jié)前三日,江鄉(xiāng)正小年。(見《獄中》詩)”而且,首次將“元旦”更名為“春節(jié)”的并非袁世凱,而是初肇民國的湖北軍政府。建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nóng)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jié)”,這意味著春節(jié)的法制化。
由此可以看出,這位學者對于春節(jié)文化史并沒有精深的研究,而只是從零零碎碎的典籍中搜索出適合自己論據(jù)的片段,就武斷地發(fā)出更名春節(jié)的宣言。這種觀點從文化學和民俗學上講是顯得浮躁,從大眾文化的角度言則是嘩眾取寵,從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論則是造成了人們認知上的混亂。如果“春節(jié)”真的改名“元旦”,而“元旦”變成“洋旦”,公歷、農(nóng)歷兩個新年就生生地都被惡搞了。
所謂學者,在于精研學術(shù),而不在于夸夸其談。若以形式主義的引經(jīng)據(jù)典,誤導公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則有悖學理,也必為公眾所看輕。
“春節(jié)”改名“元旦”的文化折騰,實在要不得。
張敬偉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