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廣東佛山九江大橋,一邊尚連接著的橋面呈九十度垂向江面,垮塌的殘缺肢體裸露著,似在“天問”,再也沒有了昔日的巍然雄姿和車水馬龍。
曾于199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年獲得國家優(yōu)秀設計銅獎,1988年6月正式建成通車的九江大橋,卻被一艘運沙船攔腰撞斷。人們不禁要問,它緣何如此“不堪一擊”?
專家告訴我們,一般大橋設計時,都會規(guī)定一個抗撞擊系數(shù),并采取相應的防撞措施。在具體施工時,一般都會采取很多措施防止橋梁受到意外撞擊,或者當橋梁受到撞擊時減輕受損程度。包括在橋墩的上游與下游加上鋼筋混凝土防撞樁,即使船只撞上橋墩,其力度也會小很多。
如果九江大橋在上游或下游加建鋼筋混凝土防撞樁,一艘運沙船要一下子撞斷橋墩就很難。據(jù)稱,九江大橋的橋梁是一個連續(xù)梁結(jié)構(gòu),橋梁各自相鎖,連為一體。一旦一個橋墩發(fā)生垮塌,就會導致整個橋梁失去平衡,橋面失去支撐,因而斷塌。既然如此,防撞擊橋墩垮塌的設計尤其顯得重要。而不爭的事實是,該大橋在這方面的設計顯然是缺失的。如此撞擊一個橋墩,就導致整個橋梁失衡垮塌的設計,其科學性何在?
(安徽省碭山 劉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