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國紐約商業(yè)期貨交易所3月原油期貨在亞洲電子盤時間段依然徘徊于75美元下方。而在前一交易日,該合約最低觸及73.82美元,這是國際油價2009年12月以來首次跌至74美元下方
市場人士預計,國際原油還未結束下跌之旅,而國際油價的下挫已經拖累國內成品油調價,1月底國內成品油調價已經基本無望
國際油價已跌一成
1月以來,國際油價先揚后抑。油價從1月11日的高點每桶84.45美元一路下跌至74美元附近,回調幅度已經超過10%。
市場人士指出,經濟復蘇沒有預期的好以及全球石油需求疲弱是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
美國能源部報告顯示,截至1月16日的過去4周內,美國總體燃油平均日需求量同比下降了1.8%,美原油提煉業(yè)的產能利用率為78.4%。中大期貨分析師李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排除兩次颶風襲擊的影響,這組數(shù)據是1989年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李曉還指出,除了市場對能源需求疲軟的擔憂外,貨幣政策出現(xiàn)收縮跡象、冬季需求高峰即將過去、美元等因素使得原油價格雪上加霜。
近期,中國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并有媒體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已向幾家大型銀行發(fā)出了暫停發(fā)放新貸款的指示。這些消息表明中國政府正采取措施限制貸款總量的高速增長,加息預期增強。PFGBest的能源交易師丹·弗林認為:“中國因素無疑是影響油市行情的主要力量。”
此外,美國政府加強了對金融業(yè)的監(jiān)管,限制其規(guī)模,也打壓了商品和股票市場。
庫存左右短期油價
目前原油正值75美元左右的敏感區(qū)間,庫存將影響油價短期走勢。所以,1月27日美國石油協(xié)會將發(fā)布的行業(yè)性庫存報告、1月28日美國能源信息署將公布的官方原油數(shù)據都極為重要。
從彭博社和普氏能源資訊所作的市場調查來看,市場人士預計,游走于高位的原油庫存繼續(xù)走高的可能性較高。得克薩斯州能源咨詢機構Prestige Economics LLC的總裁賈森·斯肯克稱:“如果報告顯示原油庫存再次增加,那么原油市場還將繼續(xù)走軟!
有關分析師預估,一周原油庫存增加在140萬桶左右。另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18名分析師的平均預期,能源部報告很可能顯示截至1月22日當周的原油庫存比此前一周的3.306億桶增加158萬桶。普氏能源資訊調查的分析師預期最悲觀:在截至1月22日的一周中,美國的商業(yè)原油庫存將環(huán)比增長200萬桶。
李曉也指出,對紐約商業(yè)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18年的歷史統(tǒng)計結果顯示,每年這個時期原油都處在季節(jié)性調整階段,調整一般會持續(xù)1至2個月,價格可能出現(xiàn)上半年的相對低點。不過,李曉認為,經濟形勢穩(wěn)中有調,惡化可能性不大,國際原油進入調整格局后,每桶70美元一帶是重要技術性支撐位。海證期貨分析師劉瀟則提醒,短期油價技術指標已經嚴重超跌,可能隨股市出現(xiàn)反彈。
成品油調價幾無望
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也打亂了國內成品油價上調的預期。去年出臺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guī)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卓創(chuàng)資訊曾預測,如果原油均價維持在每桶75美元以上,22日原油移動平均價格將會在1月底之前超過4%,國家發(fā)改委調價窗口將會再次打開。
“但是現(xiàn)在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所以近期內上調成品油價格已經不太可能了。”卓創(chuàng)資訊石油業(yè)分析師劉鋒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根據我們的統(tǒng)計,1月26日連續(xù)22日內原油移動加權平均價為76.94美元,變化率為3.45%,沒有達到4%的調價條件。而且,22日內原油移動加權平均價已經調頭,還有進一步向下的態(tài)勢,變化率也在逐步收窄中!
劉鋒表示,如果成品油價格要上調,除非國際油價在1月的最后幾天能夠上漲10%,但這個可能性非常小。
此外,劉鋒還表示,由于國內主要煤礦企業(yè)和電力企業(yè)已就2010年電煤供應合同價達成協(xié)議,將會較2009年上調約30元/噸至50元/噸,電煤價格漲局已定。如果國家如期上調成品油價,將進一步加重市場對2010年出現(xiàn)通脹的預期。而業(yè)內專家也表示,即使調價條件滿足,通脹預期也將會延后國家發(fā)改委調整油價,春節(jié)前國內成品油調價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為了應對成品油調價或會推遲的情況,中石化已從上周起上調旗下煉廠的汽柴油對銷售公司的出廠結算價,0號柴油和93號汽油(國Ⅱ標準),各上調100元/噸,調整后分別為6460元/噸和7200元/噸,以此減輕煉油廠的原油成本壓力。 (本報記者 張競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