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關于印度洋強震海嘯的疑問

2005年01月04日 10:09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Q:一些目擊者看到,海嘯來襲之前,海潮先是突然退到離沙灘很遠的地方,沙灘上甚至留下了魚蝦,一段時間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漲。海水為什么先落后漲?

  A:大多數(shù)情況下,出現(xiàn)海面下落的現(xiàn)象都是因為海嘯沖擊波的波谷先抵達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陸,海面勢必下降。同時,海嘯沖擊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長很大,因此波谷登陸后,要隔開相當一段時間,波峰才能抵達。

  另外,這種情況如果發(fā)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個原因造成的:地震發(fā)生時,海底地面有一個大面積的抬升和下降。這時,地震區(qū)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隨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海嘯。

  Q:海岸受巨大沖擊的同時,印度洋及受災地區(qū)周圍海域中的一些不是很大的船只卻安然無恙,為什么?

  A:主要是因為海嘯的波長大。海嘯的波長達到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因此雖然其波高也能達到幾十米,但在海面上看起來卻一點也不“陡”,不像一般的狂濤一樣把船高高地“拋起來”,海面上甚至于難以覺察到它的存在。但它在作用于海岸堤壩時,卻是正面的沖擊,具有強大的破壞力。

  另外,海岸在阻截住海浪時會產生一種疊加效應。如同錢塘江潮水一樣,杭州灣海潮涌進錢塘江時,海、江的中間浪潮并不十分大,而靠近岸邊的地方潮水卻最兇猛。

  Q:有人認為,這次地震強大到了影響地球自轉的地步。真的會嗎?

  A:還沒到影響地球自轉的地步。但這么大的地震的確會讓地球作為一個具有一定可塑性的球體而產生整體的震蕩。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站內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