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nèi)檢索
頻 道: 首 頁 | 新 聞 | 國 際 | 財 經(jīng) | 體 育 | 文 娛 | 臺 灣 | 華 人 | 科 教 | 圖 片 |圖片庫
時 尚 | 汽 車 | 房 產(chǎn) | 視 頻 |精品商城|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 |專 稿| 出 版|廣告服務(wù) |心路網(wǎng)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漢字簡化可否“后退”半步

2004年07月30日 09:48

  1956年,中國頒布了第一批簡化漢字。在推行期間,簡化漢字以筆畫少、易書寫的優(yōu)勢在全國普及開來,但也暴露出某些問題。

  五六十年代我們提出的口號是“識繁寫簡”,但隨著歲月的推移,很多40歲以下的人都不熟悉繁體字了。再過幾十年,承載著豐富、悠久民族文化的珍貴古籍很可能成為難以解讀的古董。這一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到那時,若再培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的專門研究人才,就要先教授繁體字,其難度不亞于學習外文。

  有人說,古籍也可以排印簡體字版本。其實不然!古籍中有不少字因為使用頻率低而退出了常用字庫;另有不少字在簡化過程中被轉(zhuǎn)借、合并,現(xiàn)行簡體字很難做到與繁體字一一對應(yīng),給古籍的翻譯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另外,在簡體字處于合法地位的今天,繁體字也并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在影視、出版、書法藝術(shù)中,在港澳臺和海外華僑華人的書報及日常生活中,繁體字仍在使用。

  例如,繁體字的“髮”與“發”在簡化字中合并為一個“發(fā)”字。于是,在一些繁體字出版物和所謂的“書法”作品中,出現(xiàn)了將“怒發(fā)沖冠”的“髮”寫成“發”,將畫家程十發(fā)寫成“程十發”的荒唐事。其實,“程十發(fā)”寫成繁體字應(yīng)為“程十髮”,這個名字是有典故的,“程”與“髮”都是古代長度單位,十髮為一程。程老的姓和名恰好“相等”,典雅而幽默。而把“髮”寫成“發(fā)財”的“發”,則不免大煞風景了。

  這樣的情況都是在漢字簡化時“一對二”或者“一對幾”造成的。當需要變簡為繁時,就不知道選擇哪個了。即使設(shè)計出一個包括所有繁體字的轉(zhuǎn)換程序,電腦也很難識別該和哪個繁體字對應(yīng),它哪里知道“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的“發(fā)”是“髮”而不是“發”。

  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法,就是“后退”半步,即:把一對二、一對幾的簡化字全面排查一下,適當恢復一些繁體字,使簡繁轉(zhuǎn)化時能夠做到對號入座,避免混亂。這種“后退”并非“全面”倒退,因為真正需要恢復的繁體字,在漢字的總量中所占比例很小,不會影響到群眾的接受。(來源:人民日報作者:王為政)


 
編輯:趙莉


 
  打印稿件

關(guān)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wù)】-廣告服務(wù)-【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