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88888欧美亚洲www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周文重拱手作別華盛頓 希望在新領域發(fā)揮作用
2010年03月02日 07: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3月1日正式揮別華盛頓,卸下其為期五年的駐美大使一職。圖為當日大華府地區(qū)僑領和留學生代表在華盛頓聯(lián)合火車站送別周文重。 中新社發(fā) 陸強 攝


 

    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3月1日正式揮別華盛頓,卸下其為期五年的駐美大使一職。圖為當日大華府地區(qū)僑領和留學生代表在華盛頓聯(lián)合火車站送別周文重。 中新社發(fā) 陸強 攝

版權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華盛頓3月1日電 題:周文重拱手作別華盛頓

  中新社記者 吳慶才

  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3月1日正式揮別華盛頓,卸下其為期五年的駐美大使一職。

  與五年前由紐約乘火車抵達華盛頓履新一樣,周文重今天再次輕車簡從,選擇由華盛頓聯(lián)合火車站乘火車前往紐約轉道回國。

  如果說五年前周文重是踩著荊棘而來,那么五年后他離去時道路依然不平坦。在最近一次與美國政要告別的晚宴上,周文重風趣地說:“我剛來上任時,有評論說我是在很有意思的時間抵達,我以為那是典型的美式贊譽;現(xiàn)在我要離開了,評論又說我是在很有意思的時間離任。”

  周文重一席話引得中美政要哄堂大笑,雖然沒有一個字提起兩國最近遭遇的波折,但彼此心照不宣。周文重解釋說,中美兩國涉及許多利益,有相同的、共同的,當然也有不同的利益,因此中美關系對世界媒體總是有趣的。

  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中美關系唯有通過對話才能化解分歧。他幽默地表示要給維基百科有關周文重的簡歷上補充一條,那就是他為建設中美關系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甫抵華盛頓,周文重就定下了兩個目標:一是訪問美國50個州,二是與盡可能多的聯(lián)邦國會議員進行“一對一的單獨面談”。

  在走訪過程中,他毅然放棄過往陳舊的中國式風格,用完美的“美國式邏輯”全副武裝,嘗試用各種方式游說美國議員、政要乃至民眾,顯然他的努力收到了成效。《華盛頓郵報》近日報道說,周文重在任內已拜訪了大約100位參議員和眾議員。報道稱,從2005年到2009年,中國大陸接待的美國政治人物和國會工作人員首次超過臺灣。

  前來送別周文重的中國旅美科技協(xié)會總會董事長陸強告訴記者,“身在美國的華裔這幾年可以明顯感覺到,無論是美國官方還是民間對中國人越來越尊重,周文重大使這幾年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旅美臺胞、美華協(xié)會大華府分會共同會長蔡德梁用“有情有義”來評價周文重,他告訴記者,周文重與在美臺胞互動非常好,讓人感覺非常用心,這兩年可以明顯感覺到兩岸僑胞之間的融合更加密切。在不久前一次僑胞惜別周文重的招待會上,多位臺胞熱情捧場,不僅舉出歡送橫幅,還與周文重一起高唱《龍的傳人》。

  其實周文重最愛唱的還是那首《我和我的祖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祖國”一詞也經常出現(xiàn)在他的口中,他常說,作為一名外交官,最重要的就是要時刻維護祖國的利益。

  他也是這樣做的。作為外交官的周文重,有過多次力挽狂瀾的表現(xiàn)。他曾參與化解了一九九五年李登輝訪美、二00一年中美撞機事件等大大小小難以計數(shù)的危機和糾紛。

  翻開其履歷可見,其40年的外交生涯中有17年在美國度過,曾先后四度常駐美國。從第一個為鄧小平翻譯“一國兩制”的“一介書生”到縱橫捭闔,獨擋一面的資深外交家,從外交場上毫不起眼的小“隨員”,到共和國駐美國的特命全權大使,周文重的外交人生不可謂不傳奇。

  中新社記者在一次專訪時問周文重在美工作最大感受是什么。他念茲在茲的依然是中美關系,他說:我最大的感受之一是,中美關系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兩國擁有巨大的共同利益,這是第一位。同時,中美之間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分歧和摩擦,這是第二位的。實現(xiàn)中美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關鍵是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

  盡管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宣布周文重卸任以后的新崗位,不過作為全國政協(xié)常委,周文重此次回國正好可以趕上即將召開的“兩會”,他表示自己今后將更加積極參加政協(xié)會議,參與調研,對外接待以及21世紀論壇的籌備工作。在接受中國媒體的采訪時,周文重說:“我希望在新的領域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