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非技術原因,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的發(fā)射期從今秋推到了兩年后。在昨天舉行的第24期院士專家講壇上,該探測器副總設計師、上海航天局研究員陳昌亞表示,延期不會使此次火星探測的價值“打折”——2011年,“螢火一號”將與俄羅斯火星探測器“福布斯”相互配合,對火星電離層開展全球首次“掩星探測”。
下次發(fā)射為何要等兩年?這是由發(fā)射窗口決定的;鹦桥c地球每15-17年有一次最近的機會,每2年有一次相對較近的機會。選擇此時發(fā)射,探測器消耗的燃料相對較少。據(jù)此計算,今年是一個火星發(fā)射年,下一個發(fā)射窗口期將在2011年。
從外形上看,“螢火一號”是個體重約110千克的“輕騎兵”。它由一個六面體的主體探測器和6塊太陽能電池帆板構成。按原定計劃,“螢火一號”將于本月由俄羅斯火箭送上太空,“同行”的是俄方的火星采樣返回探測器“福布斯”——正是這樣的“一箭雙星”模式,讓“掩星探測”成為可能:當“螢火一號”與“福布斯”分離并在各自軌道上繞火星運行后,它倆之間的連線在某一特定時刻恰好切過火星表面。此時,兩者以同一頻率“對話”,即可巧妙測得火星表面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和總電子含量,由此推測火星的空間環(huán)境。
盡管行程推后,“螢火一號”在技術上已“萬事俱備”。“它既能適應火星上超過100℃的晝夜溫差,又能從休眠狀態(tài)中按時蘇醒。”陳昌亞說,“螢火一號”在運行過程中將遭遇7次“長火影”(即火星運行至探測器與太陽之間,完全遮住陽光),零下200℃的冰冷“黑夜”最長將持續(xù)8.8小時。此時,依靠太陽能供電的探測器不得不進入休眠狀態(tài),待“日出”時分,再將16臺單機加電喚醒。去年,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就是在惡劣的低溫環(huán)境中永遠地“睡著”了。
“螢火一號”面對的另一個難題是,火星距離地球近則六七千萬公里,遠則4億公里,與地面測控站的往返“對話”需44分鐘。因此大多數(shù)情況下,“螢火一號”必須“自己管自己”,這對其自控能力提出了極大挑戰(zhàn)。好在,所有地面模擬試驗證明,它已經(jīng)準備好了。
陳昌亞透露,“螢火一號”的設計壽命為兩年。一路上,它首先將和“福布斯”共同飛行10-11個月,然后“手牽手”進入火星軌道;在繞火星飛行3圈后,兩位親密伙伴將分道揚鑣:“福布斯”變軌到火星圓軌道上尋機登陸火衛(wèi)一,鉆取土壤樣品后返回地球;“螢火一號”則將留在火星軌道上一邊運行,一邊進行科學實驗,待完成使命后,它將永遠留在浩瀚太空。
除空間環(huán)境外,“螢火一號”還將對火星的地形、地貌和沙塵暴,以及赤道區(qū)重力場進行系統(tǒng)探測。(首席記者任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