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少妇高潮叫久久久久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法制日報:削減公車比限行更能緩解擁堵
2009年04月01日 11:33 來源:法制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試行中的“五日制限行”規(guī)定將于4月10日結束;謴捅本┙煌ü芾泶饲暗某B(tài),還是讓“試行”措施正式“上崗”抑或另覓新招,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民眾早已對限行是否違法展開了激烈討論。反對者認為本來可以隨意上路的汽車被機制性地限制了時段和路段,就像本來能夠“全球通”的車子現在只能在“動感地帶”上行駛,自然構成了對其權利的克減或損害;而職能部門則祭起了“權利沖突”與“公共利益”的理論,認為限行合情合理,反對者純系“誤讀”了物權法。

  爭論很有趣,但卻很可能是意義有限,結果縹緲。一方面,所謂的“行車權”并非完全不可克減的絕對權利,為了公共利益,讓車主忍受輕微的不便,在法律上并不是什么逾越不了的大問題;另一方面,即便“限行制”不違物權法,職能部門也未必能夠找到充分的法律依據,因為政府只能嚴格依據法律的授權來行為?谒偎敬虻阶詈,可能也不過是為“限行制”補上一個更完美的法律手續(xù)而已。但我們卻因之而遮蔽了更為根本的問題———如何緩解或者解決交通擁堵。

  為了首都北京的暢通,有關部門招數用盡。然而,限行不僅在合法性上具有缺陷,而且在技術上與效果上遭到了普遍質疑:作為主要被限行者的私家車,每天主要是上下班使用而已,上路率并不高;限行帶來的暢通不僅會刺激更多人買車;而且其不便也可能導致更多的人去買第二輛車;其行政強制性的限行執(zhí)法成本隨即提高。因此,我們必須從這場無益的法律爭議中跳出,去找更為有力的緩堵措施。

  事實上我們已經找到了:那就是削減公車。

  相信大家都記得2006年的中非峰會,除了個別路段外,峰會期間并沒有限行措施,但整個北京卻少有的一路暢通,秩序井然。究其原因,就是中央駐京機關公務車的50%、北京市屬機關公務車的80%被封存。峰會后,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其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49萬輛公車入庫封存,本市各機關事業(yè)單位沒有因此而受到“絲毫”影響。在其他既定不變的情況下,封存部分公務車,竟能極大地改善交通狀況,這個措施實在是值得堅持。

  當然也有人質疑,比起越來越多的私家車,在北京的政府及事業(yè)單位公務車數量并不占優(yōu)勢,而且比例還可能逐年下降,削減政府公務車如何能夠真正緩解交通呢?其實,只需簡單算上幾筆賬,即可一目了然。

  中非峰會時北京全部的機動車保有量大約為280萬輛,而僅僅封存其中49萬輛公務用車,交通狀況就能極大改善,至少說明了公務用車是導致?lián)矶碌闹匾α俊T蚝芎唵,公務車油是公家的、車的耗損是公家的,就連司機也是公家的,用起來不心疼,自然上路率高。有數字可以佐證,養(yǎng)一輛公務車平均每年差不多要6至10萬元甚至更多,而養(yǎng)一輛私家車每年平均不過2萬元左右。在這個意義上,一輛公務車差不多相當于至3輛私家車。更何況,公務車中多特權車,他們無視交通法規(guī),搶道、占道行車甚至亂闖紅燈也是導致?lián)矶碌闹匾蛩亍?/p>

  而且,公務車的絕對數量也不低。根據中紀委、公安部、監(jiān)察部、審計署對全國公車使用情況的調查統(tǒng)計,到2007年11月30日,我國公務車約為522萬輛。北京公務車具體數量不詳,根據2006年中央駐京機關公務車的50%、北京市屬機關公務車的80%被封存就能達到49萬輛來估算,那時北京的公務車總量當在80萬輛左右。而當時北京機動車輛總共才有280萬輛,這個數字在2007年底是312.8萬,現在可能達到了330萬。其中,公務車肯定在80萬輛的基礎上又有增加。再加上外地來京辦事的公務車,可謂驚人。

  因此,就當前而言,削減公車是比限行更有效的緩解擁堵的措施。根據中非峰會的經驗,在不對辦公產生“絲毫”影響的情況下,北京削減50萬輛公務車沒有任何問題,首都交通的改善效果也將立竿見影。至于削減公務車所帶來的行政成本的降低,特權車違法違規(guī)現象的減少,以至撫慰民心共克時艱,都是意外收獲。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楚,私家車的增長將是個大趨勢。因此,除了削減公務車外,必須繼續(xù)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提供更為先進、科學的道路,強化更為智能的交通信號等基礎設施建設。甚至在將來這些措施都不能很好奏效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重拾限行等限制車輛上路的措施,只要相關規(guī)定的出臺、執(zhí)行與程序都必須合法。但不管怎樣,眼下只要將1994年就已啟動的公車改革推行下去,北京乃至全國都有望真正實現一路暢通。(支振鋒)

【編輯:吳博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