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副部長廖曉軍3月7日在參加全國政協(xié)聯(lián)組會的間隙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個人所得稅的調(diào)整,需要具備一定的外部條件,但目前能夠調(diào)整個稅的條件尚不具備。(3月8日《京華時報》)
官員在兩會期間發(fā)表意見,本身也是在參政議政,但愿不是財政部的正式?jīng)Q定。
作為“還富于民”,調(diào)整收入分配的重要舉措之一,早在本次“兩會”之前,關于個稅起征點乃至對個稅進行全面改革的呼聲就很高,民眾對個稅改革也期待殷殷。這個表態(tài),的確出乎大多數(shù)的意料。據(jù)報道,一些委員對這樣的表態(tài)深感遺憾,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宋林飛就認為:“你都定了,要我們來干嗎?”
應當看到,我國目前的個稅制度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不僅體現(xiàn)在起征點偏低,更體現(xiàn)在缺乏一個體現(xiàn)公平與效率的總體制度架構體系,從而在稅負的實際分配上偏離了公平和正義,使得工薪階層成了最大的納稅人。按照先前人民網(wǎng)的一篇報道,中國的富人約占總人口的20%,但是他們上繳的個人所得稅還不到個人所得稅收入的10%,而這個比例在美國恰好相反:將近50%的工薪階層只承擔了聯(lián)邦所得稅的5%,10%的高收入者承擔了個人所得稅的60%多,1%的最高收入者承擔了30%多,從而形成了比較完美的“倒金字塔”的稅收負擔結構。
不僅如此,中國個稅的設置很少考慮納稅人的家庭負擔情況,也沒有對住房、教育、醫(yī)療、子女上學、老人贍養(yǎng)等方面的支出實行抵扣或者返稅制度。這些根本性的制度殘缺使得對個稅進行徹底改革,為其植入民生和公平的內(nèi)核,成為當下中國社會必須推進的重大公共事件。
筆者理解,所謂的“條件不具備”,無非是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7.1%,創(chuàng)下近年來最大跌幅,財政部要確保今年財政收入8%的預期目標,的確面臨很多困難。但如果把財政收入的增長建立在擠壓民眾的“民生”空間上,個稅不僅不能成為調(diào)節(jié)收入分配,促進經(jīng)濟增長的利器,反而成為影響社會公平和穩(wěn)定的制度根源。
的確,個稅改革關乎民生和公平,其在中國改革體系中的象征意義無可替代,千萬不能為了單純的財政收入增長甚至為了部門利益而廢棄或推遲。希望本次人大能就個稅的全面改革達成方向性的共識,盡快啟動個稅的深層改革,通過一系列稅制的配套改革和整體的設計,真正實現(xiàn)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減負,使個稅本身回歸民生和公平。
(馬光遠/北京學者)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