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再赴災區(qū)的溫家寶總理站在龍門山半坡回望北川縣城,留下一句話:這座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
當天,綿陽市有關方面向全球發(fā)出緊急倡議,征集北川地震遺址保護方案和地震博物館策劃設計方案。倡議書說,希望全球有關地質、科普、旅游、文物、建筑等方面的專家及廣大網(wǎng)民,為保留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災害實物見證貢獻智慧。
一時間,圍繞地震博物館的話題廣受公眾關注。
各路民意倡言建立地震博物館
就記者掌握的資料,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陶東風較早提出“應該建立‘汶川地震紀念館’”。
5月19日,陶東風在博客中寫道:應該以此為契機,建立中國的災難反思制度和死亡者紀念制度。
“每次重大的自然災害、社會歷史災難之后,都應該建立相應的紀念館以便人們進行歷史的反思,悼念死者,激勵生者,安慰前人,警示后人。”
大約在同時,綿陽市文物局、博物館就拿出了《征集“5·12”抗震救災資料方案》,并于5月19日正式組建6個震災文物征集小組緊急投入征集工作。目前,北川、安縣、江油、平武、綿陽、媒體資料征集等6個小組已經(jīng)分區(qū)域深入開展征集。
5月20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在綿陽召開的一個座談會上提出建立北川地震遺址公園的設想。他建議在拯救生命和其他必須的工作結束后,不妨在原縣城廢墟上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地震遺址公園,并將其納入災后重建的總體規(guī)劃。
5月21日,剛剛結束在地震災區(qū)考察回到成都的民間環(huán)保人士楊勇,帶回了對于地震災區(qū)災害考察的第一手資料。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楊勇表示,應該盡快將規(guī)劃建設世界地震地質公園納入到災后重建工作中。
岷江河谷剛剛形成的眾多地震地質遺跡給楊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認為應將“5·12”地震災區(qū)的標志性地區(qū)和岷江河谷地震遺址規(guī)劃為世界地震地質公園,開辟為地震地質科學研究和旅游觀光的勝地。與周邊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遙相呼應,成為人類在大自然中抗爭的永久紀念地。
“當前亟待引起注意的是要統(tǒng)一規(guī)劃,不要重蹈各地區(qū)各行其是的覆轍。”楊勇說。
5月22日,學地質出身的總理佇立高地,眺望良久,眼前的北川縣城讓他神色凝重,許久他轉身對當?shù)氐母刹空f,四川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強度最大、損失慘重、波及范圍最廣而且援救最困難的一次地震。要再造一個新北川,北川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
各方民意最終將匯聚成政府決策,但圍繞地震博物館的各種討論此刻才剛剛預熱。
地震博物館該不該建?
到底該不該建一座地震紀念館,網(wǎng)友的意見可謂涇渭分明。
贊成者有之。有網(wǎng)友建議,目前應該著手籌劃地震紀念博物館事宜,將有關地震的科學知識、本次汶川大地震的具體情況、破壞與損失的情況等,客觀科學地介紹展示出來,給將來的人們有直接面對、回憶的機會,尤其是應該通過這個紀念館將全國動員抗震救災的感人事跡及其對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振奮作用展示和傳承下去。
“震后重建家園時,一定要廣征海內外最好的藝術家,設計出最佳的碑亭塑像,讓那些地裂山崩關頭無與倫比的人物和事件‘凝固’起來,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體現(xiàn),留給后代,永垂不朽!”
已經(jīng)有網(wǎng)友開始思考建立博物館所需搜集的資料清單,遺址、地圖、影像、軍隊活動、志愿者、新聞報道……
反對者也不少。持這一觀點的網(wǎng)友認為,現(xiàn)在談紀念館還為時過早,現(xiàn)在應該把錢用到災后建設上去,怎么幫助受災群眾在最快的時間內重建家園,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有網(wǎng)友說,紀念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考慮在網(wǎng)上建一座紀念館。
5月25日在網(wǎng)易論壇上的投票顯示,1237名網(wǎng)友中有1204人支持建立“汶川地震紀念館”,占總投票人數(shù)的97%,另有33人表示,“不支持,不會起任何作用”。
有評論認為,在巨大的地震災難面前,更重要的是一種理性反思的意識,在此意義上,紀念館的建立就具有參照價值。然而,問題也許是,這一期待中的紀念館是否仍然處于被“博物館化”的危險之中?
不僅僅是一座地震博物館
經(jīng)歷這場災難,我們都經(jīng)受了一次鍛煉,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思想也得到了升華,更懂得如何為人民工作,溫家寶總理曾這樣對當?shù)馗刹空f。其實,這場人間悲劇又何嘗不可以看作是對人性的擢升、對民族精神的洗禮。
從這個意義上講,建設這樣一座博物館,或許不僅僅是有關地質的、科普的、旅游的、文物的一座博物館,它應該成為人們思考生命、拷問靈魂、發(fā)掘人性光輝的精神存在,并以此照亮我們這個苦難多艱的民族前進的道路。
“多難興邦”,溫家寶總理如是說。
地震是人類難以抗拒的災難,它所帶來的生與死的劇烈沖突,以一種巨大的悲劇性滲透到每一個人心中。5月18日,央視賑災晚會創(chuàng)下收視神話,熒屏內外,淚光盈盈,讓無數(shù)人感動的是浸透在苦難悲劇之中的超拔人性的光輝和生命的大愛。
悲劇的主角是普通人。生命在讀秒中獲救或逝去,被救者的欣慰、逝者的悲痛,都同樣激發(fā)出人性中最原始的生命意識。災難降臨,所有的文明進步頃刻間變?yōu)榛疑萑肜Ь车娜藗兒鋈话l(fā)現(xiàn)自己置身于生命最原始的境地,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無所援助。但是,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絕境中生命是如何創(chuàng)造奇跡的。
72小時,164小時,196小時……震后救援中,一個個生命奇跡被創(chuàng)造出來,幸存者、救援者……每一個人都是英雄。塵世生活中被遮蓋的生命的崇高意義頓時顯露出來,閃耀著奪人心魄的光芒。
無數(shù)的志愿者奔赴災區(qū),他們?yōu)檫@種精神所鼓舞和驅動,他們挑戰(zhàn)自身極限、體驗困乏苦行的種種救援努力,同樣是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體認。
救人者亦自救,助人者亦自助。在災難這種特殊的悲劇性境遇下,心靈滌蕩純潔,人們彼此溫暖,重新拾獲生命的意義,民族精神也在此相遇、升華,大愛無間,生生不息。這樣的時刻應該而且必須被銘記、被傳承,這就是人的歷史、民族的歷史,穿越這樣的節(jié)點,我們才能從過去走向未來。
災難的記憶總是不快的,人們也總是本能地選擇遺忘,但是只有一類超越災難的精神能夠帶領我們不斷前進。我們需要的地震博物館,正是這樣的精神載體,它不僅僅是建立在一堆廢墟之上,它還存在于人們的內心里,不會隨時光流逝而湮滅。(李曉明)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