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nèi)許多地區(qū)正遭受數(shù)十年來未見的惡劣天氣災害之時,有時評人指出“極端天氣考驗國民精神”,呼吁民眾應該體現(xiàn)危機時刻的克制和相互關愛精神。然而從此次自貢主政者的決策思維來說,極端天氣之下官員如何應對作為、如何保障民生?倒是個更為迫切需要根究的話題。
——李斌
在抗戰(zhàn)時期,曾流傳這么一句話:“前方吃緊,后方緊吃”。在罕見的雨雪冰凍極端天氣已經(jīng)嚴重影響電網(wǎng)運行的“吃緊”情況下,“四川自貢停居民用電舉辦燈會”(南方網(wǎng)1月31日)的“緊吃”行徑,無疑將遭受全民的討伐。
不過話又說過來了,這個燈會來頭可不小,既是當?shù)氐摹皣H名片”,也與奧運主題高度契合:據(jù)悉,本屆燈會以“奧運圣火點亮百年燈城”為主題,將一直開放到奧運火炬經(jīng)過自貢,歷時達150天。奧運名頭所指自然所向披靡,也大有四海一心之意。而“國際名片”這個概念意味著“發(fā)展旅游業(yè)”,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置換成為百姓民生所辦的實事。
地球人都知道,這些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是與領導政績直接掛鉤的,首要目標是宣傳包裝主政者、當做爬升的階梯,老百姓即使從中有點收益,也不過是“副產(chǎn)品”而已。但是,如果真能產(chǎn)生一些直接或間接的經(jīng)濟效益,并讓當?shù)孛癖姟袄婢础保敲匆獮榇烁冻鰝人利益暫時受影響的代價,相信他們也會“顧全大局”忍氣吞聲的。
問題是,現(xiàn)在早就不是那個靠一個“文化搭臺”就可以讓“經(jīng)濟唱戲”的年代了。據(jù)報道顯示,2000年之前,組織燈會一直都是自貢市的政府行為……2002年至2004年,燈會經(jīng)濟入不敷出。所以,才有今年“打造‘南國燈城’,提升城市形象”的更高規(guī)格的政府意志。而據(jù)當?shù)鼐W(wǎng)友透露,辦燈會一直是虧損的,票賣不出去就實行強行攤派。至于燈會期間交通堵塞、物價上漲、難打的等負面效果更是不在話下。結果就是在民眾心目中,燈會這一形象工程與“以人為本”、“創(chuàng)建和諧”、“民生為先”等主政者應服膺秉持的理念形成尖銳對立。
在國內(nèi)許多地區(qū)正遭受數(shù)十年來未見的惡劣天氣災害之時,有時評人指出“極端天氣考驗國民精神”(《新京報》1月30日),呼吁民眾應該體現(xiàn)危機時刻的克制和相互關愛精神。然而從此次自貢主政者的決策思維來說,極端天氣之下官員如何應對作為、如何保障民生?倒是個更為迫切需要根究的話題。
當?shù)卣膽B(tài)度是,“燈會用電僅占全市日用電量的1%左右,而且由省經(jīng)委特批計劃,對我市電力供應不會造成影響!边@個借口找得實在太令人心寒了。把“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古代典故,形象地演繹成了“只許州官點燈,不許居民用電”。
1%當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數(shù)字,但是在一個地級市的大背景和基數(shù)之下,這意味著會對多少家庭(尤其是農(nóng)村,據(jù)悉當?shù)睾枚啻遄邮彀雮月根本不來一次電,許多家庭無法碾米只能借米吃)的日常生計產(chǎn)生影響?況且從時間節(jié)點上來說,去年6月開始籌辦燈會之時可能沒有預測到今年用電緊張,但現(xiàn)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自貢也和受到此次雪災影響的很多地區(qū)一樣,面臨嚴重的電力緊缺。既然神通廣大到能讓省經(jīng)委為燈會特批“專用線”,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就算不打算也為居民用電申請“專用線”,難道不應該為保百姓取暖照明而暫停幾天燈會嗎?
也許,由四川省文化廳、省體育局、省旅游局和自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本屆燈會,的確是自貢好不容易抓住的一次促進發(fā)展的歷史機遇。但是,當這個機遇跟更大范圍的災害無從切割、區(qū)隔之時,再把它當成“歷史機遇”來抓,恐怕就有點弱智了。想吸引外來投資嗎?居民家里搖曳的燭火必然會映入潛在投資者的眼簾,再看看彩燈公園璀璨的燈火——一邊黑燈瞎火,一邊燈火輝煌,通過這種“城市形象”,他們很容易了解到此地官員的素質(zhì),對資源的巨大浪費,對民生的漠視。而這種政府,能讓投資者放心嗎?退一萬步說,不管暫停燈會對解決電荒是否真的有幫助,就目前的具體實際,暫停開放至少可以安撫民眾情緒,也對政府的形象有益。
毫無疑問,在雪災、電荒面前,璀璨奪目的自貢燈會是一種奢侈和不識時務。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當務之急是要千方百計保證交通運輸通暢和電力供應”(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的情形之下,更是“不識政務”。讓人費解的是,這些決策者難道不屑于逢迎上意,甚至連一種例行的姿態(tài)也不愿意做?他們的“大無畏精神”,要么是因為缺乏最起碼的政治頭腦和敏感度,要么是他們對本地的“大局”能夠壓過全局性的“政治”有恃無恐。畢竟事實擺在眼前,3億網(wǎng)民奈何不了一只紙老虎、同樣奈何不了一個縣委書記——他們的“烏紗帽”,大多時候都是拎在領導手中,而不是由民意“制造”的。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