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草根理解為工人(包括農民工)、農民、學生、普通白領、個體經營者等集合體的話,是他們構成了中國的主體,他們的生存和生活狀況,既是改革開放出發(fā)點,也是改革開放的歸宿。他們的感受,是改革開放得失天然的晴雨表,也是最權威的晴雨表。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新年伊始,各種紀念回顧總結活動紛紛舉行。日前,中央電視臺邀請了“改革開放事業(yè)的親歷者,也是推動者,著名的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吳敬璉先生為我們共同來探究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敗與得失,并且為我們共同展望中國改革未來的發(fā)展方向!(1月13日央視《經濟半小時》)
我看了網上的“節(jié)目實錄”,又查閱了一下相關評論,發(fā)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反差,就是厲、吳二人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多數人并不買賬:有人認為他們講得不疼不癢,避重就輕,有人認為他們是在為自己這些年來的政策建議做曲意辯護,還有人則重提“獨立董事”或“暴富”的話題,認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在談論“成敗與得失”的時候,立場的客觀性就值得質疑。
改革開放30年,確實是到了一個需要對“成敗得失”進行認真討論,以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在新的基礎上再出發(fā)的時候了。但以厲、吳二老為代表的精英意見,和以百姓為代表的草根聲音出現對立,卻提醒我們討論改革開放的成敗得失,一定要多聽聽來自草根的聲音。如果在今年漸次展開的各種回顧和紀念活動上,仍然像過往那樣由精英壟斷話語權,則我們一定難以總結到真正有益的經驗,也不可能汲取到真正寶貴的教訓,這對未來改革開放的健康發(fā)展將是很不利的。
為什么一定多聽草根的聲音?原因很簡單。如果把草根理解為工人(包括農民工)、農民、學生、普通白領、個體經營者等集合體的話,是他們構成了中國的主體,他們的生存和生活狀況,既是改革開放出發(fā)點,也是改革開放的歸宿。他們的感受,是改革開放得失天然的晴雨表,也是最權威的晴雨表。因此,在討論開放得失的時候,他們最有發(fā)言權。沒有他們的聲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討論,勉強討論,得出的“結論”也沒有意義。
要多聽草根的聲音,原因還在于,以專家、教授為代表的知識精英,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經失去了“社會良心”的道德權威,公眾無法相信他們會站在“中立”的立場上說話。這些年來,無論是在國企改制的大討論中,還是在教育、醫(yī)療、住房以及物價等公共政策的激烈辯論中,他們都有太多的為既得利益集團辯護的紀錄。在關于改革開放成敗得失的討論中,誰又能夠擔保他們不會按照“屁股決定腦袋”的基本規(guī)律發(fā)言呢?
此外,既然現在大家都承認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利益多元化時代,則自己的利益只能由自己來表達———這個時候,草根更應該表達自己的聲音。
在討論改革開放的成敗得失要多聽草根的聲音,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改革開放是億萬中國人的共同事業(yè),它的順利進行,要靠億萬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來推動,單靠厲、吳二老和少數精英來充當“推動者”,結果將是推而不動的。而要喚起億萬中國人參與推動改革開放的熱情,就必須賦予并充分尊重他們在討論中的發(fā)言權。只有在他們充分表達的基礎上形成的改革共識,才能獲得他們真心實意的擁護;只有在這種共識的基礎上展開的改革,才能獲得他們全心全意的支持;只有獲得了他們全心全意的支持,改革開放才可能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中國也才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郭松民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