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滾動| 國內| 國際| 軍事| 社會| 財經| 產經| 房產| 金融| 證券| 汽車| I T| 能源| 港澳| 臺灣| 華人| 僑網| 經緯
English| 圖片| 視頻| 直播| 娛樂| 體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視界| 演出| 專題| 理論| 新媒體| 供稿
字號:

中國借APEC舞臺宣示改革信心 世界經濟分享機遇

2014年11月14日 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0)

    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一階段會議。圖為第一階段會議后,APEC經濟體領導人、代表集體合影。中新社發(fā) 廖攀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電 (記者 魏晞)2014年,在全球經濟還處于緩慢復蘇、深層次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中國借APEC舞臺再度宣示改革信心,與亞太及世界分享機遇。

  一年之前,印尼巴厘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介紹了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信心和繼續(xù)深化改革的決心。一年之后,中國北京,同樣站在這個亞太地區(qū)最具影響力的活動的演講臺上,他說:“我很高興,我當時的觀點得到了印證。”

  習近平表示,中國經濟呈現(xiàn)出新常態(tài)。能不能適應新常態(tài),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他歡迎亞太工商界人士積極參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進程,共享中國改革發(fā)展帶來的成果。

  他指出,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唯改革者進,唯創(chuàng)新者強,唯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我們要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銳意改革,激勵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斷尋求新增長點和驅動力。

  中國在新常態(tài)下,經濟步入中高速增長。

  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

  習近平指出,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wěn),增長動力更為多元;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結構優(yōu)化升級,發(fā)展前景更加穩(wěn)定;新常態(tài)下,中國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新加坡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所長陳企業(yè)對記者表示,中國要向外界證明,只有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走得更遠。習近平對中國經濟增長由高速轉為中高速的解釋,打消了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

  過去一年,在以經濟增長更趨平穩(wěn)為主要特征的經濟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不減反升。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測算,2014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8%,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

  德國郵政敦豪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安鵬說,我相信中國仍然處于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中國在全球經濟中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毫無疑問,在不久的將來仍會保持這樣。

  中國在新常態(tài)下,增長動力更加多元化。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秘書長愛德華多·佩德羅薩說,推動未來亞太區(qū)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中,居首位的是“中國結構性改革的成功,建立需求拉動型增長模式”。他指出,中國等國家的結構性改革成功與否將決定地區(qū)經濟的增長。

  中國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一個與過去30年不同的經濟增長結構開始浮出水面:以消費、服務業(yè)為主,更多地依靠內需,更多地從要素效率提升獲取動力。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認為,中國政府正在做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釋放改革紅利、推進改革;二是結構調整,寧可經濟放緩一點,也要向消費拉動經濟為主調整,總而言之,就是讓市場釋放更多活力,讓企業(yè)真正成為市場主體。

  中國在新常態(tài)下,孕育更多亞太合作機遇。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zhí)N嶺接受采訪時指出,中國有關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發(fā)展互聯(lián)網經濟、推進城鎮(zhèn)化等方面的改革,為亞太未來謀求發(fā)展新優(yōu)勢、尋找發(fā)展新動力。

  馬來西亞貿工部長穆斯塔法表示,中國正在進行的改革將為經濟增添更多動力,這將推動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其他經濟體在競爭中更有效地發(fā)展自身經濟,中國的改革將使世界受益。

  “世界各國歡迎一個更為開放、高效的中國市場。”穆斯塔法說,中國的改革將推動各國在競爭中更有效地發(fā)展自身經濟,促進本國發(fā)展,最終有益于世界經濟。(完)

>國內新聞精選: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