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吳克剛:利物浦的中國先生
雖然競選是“一個賠本的生意”,吳克剛仍然想試一試。他只想做好這個過程,甚至考慮自己寫一本“參選100天”的書,記錄這段歷程
文/李梓新(發(fā)自倫敦)
離英國大選只有不到兩月的時間,650個選區(qū)的爭奪已達白熱化。從每一個選區(qū)選出的下院議員將在威斯敏斯特行使立法權。占多數(shù)議席的政黨將在獲選議員中選擇成員組閣,其他議員則行使監(jiān)督政府的功能。而今年,議員候選人中出現(xiàn)了7名華人的身影,數(shù)目之多在歷史上是第一次。其中的一位華人,是來自廣東潮州的吳克剛,在利物浦市中心的河濱選區(qū)(Riverside)代表保守黨參加競選,更是英國議會中第一次涌現(xiàn)出來的具有中國大陸背景的候選人。
利物浦市中心在清晨顯得有些清冷,默西河畔的阿爾伯特船塢,記載著歷史的輝煌。在全盛時期,利物浦港口的吞吐量占全世界總量的40%。這里還是重要的販賣黑奴的據(jù)點,而且也建立起歐洲最早的唐人街。然而今天,利物浦是英國南北發(fā)展日益不平衡趨勢的受害者,這座全英第四大城市的失業(yè)率竟然居于英國各區(qū)前列,達到12%。
吳克剛的辦公室在離阿爾伯特船塢步行可達的地方,是市中心大型購物中心“利物浦一號”與老城的交界。只是這座叫做“漢諾威大樓”的建筑,門口沒有掛著任何標志,一樓還是一家巧克力蛋糕店。旁邊的工人都不知道保守黨的辦公室在這里。
吳克剛用帶著潮州鄉(xiāng)音的普通話說:“這里就是英國保守黨在利物浦地方的黨支部了!薄包h支部”這樣的詞語令人恍惚,一個華人講黨支部,這樣的情景應該發(fā)生在中國吧,而眼前這位身材不高,年近知天命的華人,正在英國帶領著這個黨支部向威斯敏斯特進發(fā)。
不安分的地理教師
吳克剛于1961年生于廣東省潮州市區(qū)甲第巷,這條小小的古巷如今還雕梁畫棟,是完好的潮州民居保存典范,歷史上因為出過科舉狀元而得名,F(xiàn)在吳克剛在英國競選國會議員,大約是另一種方式的“及第”。
“我是幸運的,1978年作為‘新三屆’的學生上了中山大學,讀地理系!17歲便順利讀大學的吳克剛不用像“老三屆”一樣蹉跎歲月,畢業(yè)后又到華南師范大學攻讀碩士,并留校任教五年。
對于一個大學青年教師來說,在1980年代,他已經(jīng)有了國家科研課題,也出版過學術著作,有穩(wěn)定的教職,家庭和睦,第一個孩子剛剛出生,這樣的生活,很多人也就繼續(xù)過下去了。可是有點不安分的他還想繼續(xù)到國外的學術世界深造,看看在地質(zhì)、環(huán)保等方面國際上的尖端研究是怎么樣的。
于是,他在1991年來到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攻讀博士。這一來,便是他英國生涯的起點。
“我博士研究的主題是尼泊爾的梯田開發(fā)與印度恒河保護之間的爭端,這個題目其實開始跨越了地質(zhì)和環(huán)保的范疇,延伸到了地緣政治的范疇。我的博士導師換了3個,從中我學到最多的便是如何用計算機的手段科學地分析地理變化。而向地緣政治的興趣擴展,使我后來的工作和今天的發(fā)展,都有淵源可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