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媒體評論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斷章取義”是對新聞發(fā)言人的監(jiān)督
2007年05月22日 09:53 來源:現代快報

  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王旭明接受采訪時表示,記者是發(fā)言人的朋友,但他多次對這個“朋友”表示“遺憾”。四年來,王旭明的一些發(fā)言,被有的媒體冠以“怪論”,如“大學生養(yǎng)豬論”、“上學買衣論”等等。王旭明強烈申明,自己的話“何怪之有”,媒體過度概括斷章取義,他只能抱憾。(5月21日《新京報》)

  王旭明應該是我國建立新聞發(fā)言人制度以來最有知名度的發(fā)言人了,他的“大學生養(yǎng)豬論”、“上學買衣論”都令人印象深刻。王旭明認為這些“怪論”都是媒體斷章取義強加給他的,他覺得很冤枉,但在我看來,王旭明并不冤枉,媒體“斷章取義”也沒什么錯——畢竟,這些話都是王旭明親口說出來的。所謂的“斷章取義”,只是媒體在報道時抓住了最有新聞性的一句話,落腳的重點與王旭明所預估的不一樣罷了!墩畔⒐_條例》將于明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王旭明的喊冤其實給我們提出了這么一個新的問題:媒體有沒有權利對政府部門新聞發(fā)言人的講話“斷章取義”?也就是說,媒體有沒有選擇最具吸引力的點作為報道重點?

  在我看來,媒體當然是有這個權利的。無論是“大學生養(yǎng)豬論”、“上學買衣論”,只要新聞發(fā)言人真的講過,媒體就完全有權利把它當成重點報道出來。即使報道出來之后可能會對發(fā)言人所代表的政府部門造成不利的輿論影響,這個責任也不能強加于媒體身上,而是應該讓新聞發(fā)言人對自己在公眾場合的言行有所警醒。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在上學費用越來越貴、很多人上不起學的背景下,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輕率地拋出了“上學買衣論”,稱“有錢就買好衣服,沒錢就不要買衣服”。這怎能不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又怎能不激化原本已經比較尖銳的上學難矛盾?所以說,在某種意義上,媒體的“斷章取義”其實對新聞發(fā)言人也是一種監(jiān)督和約束,讓新聞發(fā)言人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意識到自己所代表的是一個政府部門,所說的話隨時會造成巨大的影響。中國人有個俗語叫“同樣是一句話,一個人說得讓人笑,另一個人說得讓人跳”。作為新聞發(fā)言人來說,面對媒體針對焦點問題的提問,同樣也應該有這種嫻熟的表達技巧,爭取要把一句話說得人“笑”,而不是說得人“跳”。

  李毅中說,“你不能要求媒體說的每句話都對,畢竟媒體不是中紀委,也不是調查組”。國家環(huán)?偩指本珠L潘岳面對媒體刊登的“潘岳遭遇沙塵暴”照片,不僅一笑了之,而且希望自己的“丑照片”能喚醒人們對環(huán)境危機的重視!墩畔⒐_條例》很快就將實施,作為面臨巨大挑戰(zhàn)的新聞發(fā)言人來說,也應該有李毅中和潘岳這樣的雅量,能夠笑對媒體的“斷章取義”,將其當做修正自己表達藝術、促使自己發(fā)言更加縝密的契機,而不是急著喊冤。(易其峰)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