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3日電 如今,隨著“海歸”的增多,他們的就業(yè)成了社會關注的話題!度毡拘氯A僑報》13日發(fā)表署名文章指出,海外歸來的學子應該放棄非大城市不去的觀念,到二三線城市尋找發(fā)展的機會。文章摘錄如下:
“海歸”回國后集中想在上海、北京、廣州等這些大城市就職,造成“海歸”就業(yè)分布的不合理,是“海歸”就業(yè)難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海歸”應該多考慮到更多需要人才的二三線城市和廣大城鎮(zhèn)發(fā)展,比如溫州、珠海、煙臺、青島等地。筆者去年去過一個中國國內沿海的城市,它們有一個企業(yè)每年的訂單都是好幾個億,但是這個企業(yè)里面卻沒有一個懂外語的人才,都是日本的客戶拿著訂單帶著翻譯人員來。實際上國內大量的二線、三線城市都很缺乏人才。目前,在中國,已經不能說上了大學就是人才了,現在需要的并不是光有學歷的大學生,真正的人才應該反映在能力上。
目前來看,中國國內大學生里的“國際化人才”還是比較少的。麥肯錫的調查報告表示:中國大學生畢業(yè)中只有不到10%的人擁有為外企工作的國際化技能,而印度為25%。中國每年新培養(yǎng)的60萬工程師里面,只有16萬具備為跨家公司工作所需的實用技能和語言技能。今后五年,中國將需要7.5萬名具備國際化素質的經理人,但是中國目前只有5000名這樣的人才。
因此,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至少在“國際化”這一點上要高于國內的大學生。在中國的國際化人才非常緊缺的背景下,海外中國留學生如何發(fā)揮自己的強項,在學習乃至工作期間讓自己的“強項更強”,是一個應該考慮的問題。如此,或許“海歸”回國后就業(yè)的道路才能更加寬闊。(張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