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星島環(huán)球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8月26日在廣州會見了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弗里德曼在8月31日的《紐約時報》上發(fā)表了他的專欄文章,題為《來自華南的明信片》。
《新快報》消息,弗里德曼是美國資深記者和著名專欄作家,曾三次獲普利策獎。他的《世界是平的》以深入淺出的語言揭示出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必然規(guī)律,影響廣泛,已被譯成32種語言。汪洋在重慶工作時和到廣東工作后,多次向官員推薦這本書。
有網民9月2日將“汪洋書記咋把廣告打到《紐約時報》了?”的評論放到了人民網強國論壇上,迅速引起了數(shù)萬網友關注。
有網民留言稱:“我想,汪洋書記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把廣東人的超前意識、求變思維、‘敢為天下先’精神,非常巧妙地‘推銷’給了這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同時,汪書記也把中國共產黨人務實、虛心、好學的形象恰到好處地傳遞給了西方媒體,汪書記讓西方人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居安思危、高瞻遠矚的優(yōu)良品質。第三,汪洋書記還讓西方人,尤其是讓弗里德曼先生這樣擁有‘話語權’的西方人,見識了中國的開明、開放與開誠布公。因此,在這里我為汪洋書記在《紐約時報》為廣東、為中國做‘廣告’喝彩!”
附:托馬斯·弗里德曼《來自華南的明信片》原文節(jié)選
有一天,我有幸參觀珠海一家風能開發(fā)公司。我想,“真好,中國真的開始搞環(huán)保了!
但面對這個地區(qū)的增長勢頭、建筑物的龐大規(guī)模,可再生能源實際上是杯水車薪。
因此,一種意識初露端倪:如果中國要戒除自己對石油的上癮,它需要更為根本性的增長模式的轉變。在過去三十年給予它動力的增長模式基于兩個相互聯(lián)系的理念:(1)能源是取之不盡的、廉價的、良性的;(2)中國可以永遠依靠充當以廉價能源為基礎的世界低成本制造業(yè)工廠來提高生活水平。
然而,在最近幾年,化石能源已經變得昂貴、可耗盡而且有毒,而且工資不斷上漲(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提高環(huán)境考量以及社保的要求),意味著中國南方的工廠不再是亞洲的低成本生產者。如今越南和中國西部在招手。
官員認為,中國唯一出路就是逐漸發(fā)展更清潔的、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型/金融經濟。它不得不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設計”,轉向“中國設想”。簡言之,這里的經濟必須變得更加綠色,更加高檔。
共產黨對這一切的思考令我吃驚。我其實是應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邀請到這里來的。他曾經讀過我的一本關于全球化的書。
他告訴我:“請在您的專欄里寫上,省委書記汪洋歡迎(西方)清潔能源技術公司來廣東省,把它作為開發(fā)產品的實驗室。我們非常愿意參與創(chuàng)新,并提供它們所需要的服務!
因此,我從廣州寄出的明信片將寫上:“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個地方比我們從外面看到的有趣得多。我看到了渴望西方投資的風能和太陽能公司。這真是一臺大戲。我迫切期待來年夏天再到這里來,看看他們怎樣做……”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