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13日電 據(jù)《香港商報》報道,香港環(huán)保署完成首期“海港凈化計劃”后,使維港細菌、異味、垃圾大減。署方遂打算于年內(nèi)展開第二期工程,將余下污水照辦煮碗處理。而計劃于2012年完工的屯門污泥焚化爐,又遭區(qū)內(nèi)人士反對興建。署方坦言,一旦焚化爐工程受阻,大量污泥將無法處理,污水繼續(xù)直排海港,在維港游渡海泳的愿望將遙遙無期。
首期凈維港工程見成效
海港凈化計劃第一期,是將九龍及港島東北區(qū),每日排出維港的140萬立方米污水(占排入維港污水75%),改為由深入海平面160米下的24公里長隧道,直接輸送到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經(jīng)多重化學處理如沉淀、消毒后,處理過的污水,其生化耗氧量由182個單位降至48,懸浮粒子更由215跌至40,勁跌八成,再排出大海,海水就潔凈得多。
焚化污泥無臭毒體積大減
但由于沉淀過程中加入化學物三氯化鐵,產(chǎn)生大量污泥這副作用,污泥會到哪里去?歐美等國會以先進的焚化技術,將污泥燒至變灰,體積僅為原物的一成才堆填,過程中不單沒排出臭氣、有毒氣體,更可進行發(fā)電,自給自足之余更可供電予區(qū)內(nèi)。先進的焚化爐不但沒給人厭惡感覺,在外國更被視為藝術、旅游點,如臺北建有一所帶有旋轉(zhuǎn)餐廳的焚化爐,日本大阪的焚化爐就變身藝術建筑,東京市更有多達18個焚化爐,帶出前衛(wèi)感覺。
污泥固體化堆填多弊處
反觀香港,仍只將污泥進行脫水,待污泥固體含量由2%升至35%后,再運到堆填區(qū)“埋葬”。然而,環(huán)保署環(huán)境基建科助理署長陳英儂表示,香港3個堆填區(qū)將于明年起陸續(xù)飽和,污泥不但占據(jù)堆填區(qū)空間,更令含水量重的松軟污泥,使堆填區(qū)潛在塌方危機,而燒至變灰的污泥卻正好適合堆填用。陳英儂表示,署方去年底向立法會申請撥款70億元,興建第二期甲計劃,以相同方法處理余下25%,由港島北、西至西南區(qū),直接排入維港的每日45萬立方米污水。
二期凈化工程污泥將激增
署方將計劃興建一條長21公里的海底深層隧道,將污水送到昂船洲。由于污泥將由現(xiàn)時每日800噸激增至2014年投入服務時的1500噸,故須于屯門稔灣興建與國際接軌的焚化爐作處理。不過,屯門區(qū)議會多番反對,署方雖多次解話,指設施均符合環(huán)保評估及國際排放標準,對屯門以至鄰近的深圳均無影響,但區(qū)議會早前仍認為署方如一意孤行,將會向立法會議員施壓拒絕撥款。稔灣選址利水運不擾民。
陳英儂解釋,香港地少人多,焚化爐需置于偏遠地區(qū),又要便利水路運輸污泥,更要就近堆填區(qū),故屯門稔灣實屬首選。一來該處遠離民居,亦就近新界西北填海區(qū)。而選用水路是因每日一船就可運載全日所有污泥,陸路反而造成大量重型車輛出入,對市民做成更大滋擾;同時,如以海路由昂船洲至屯門,比起其余兩個堆填區(qū),打鼓嶺及將軍澳都近得多。
環(huán)保署水質(zhì)政策科助理署長區(qū)偉光就坦言,如污水得到全面處理,維港海水中的大腸桿菌含量,將由未改善前的每100毫升含4000至6000個單位,減至600多,如加上水路運輸監(jiān)控,水質(zhì)潔凈得足以重開維港渡海泳,故希望屯門區(qū)居民支持署方的計劃,合力改善水質(zh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