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北京調整住房保障制度的背景:供應不足問題突出
2007年06月22日 09:01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圖為北京某住宅小區(qū)居民樓。北京市建委負責人日前透露,2007年,北京市將新開工建設300萬平方米“兩限”(限戶型、限價格)商品房、20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30萬平方米廉租房,以解決住房困難群眾的住房難題。 中新社發(fā) 馬小剛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北京市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相繼推行了經濟適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初步建立了以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但在運行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問題。

  從總體上看,供應不足已成為當前住房保障體系的突出問題。近年來,隨著住房市場化的推進、土地供應政策的調整、征地拆遷難度的加大,經濟適用住房成本價格倒掛,供給比例逐年下降。而廉租房總體覆蓋面還很窄,覆蓋人群只占到北京市城鎮(zhèn)家庭總數(shù)的2%,且實物配租比例較低,截止到目前,只有一個實物配租項目安排了359戶家庭。

  其次是運行過程中凸顯的管理問題,這在經濟適用房制度的運行中體現(xiàn)得較為突出。

  由于準入標準簡單化、供應對象過于寬泛,經濟適用房制度很難保證那些最需要解決住房問題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優(yōu)先權;在個人信用體系和住房檔案不健全的情況下,資格審核容易流于形式,出現(xiàn)了騙購、轉讓獲利等現(xiàn)象,使經濟適用房制度的公平性受到質疑;由于退出機制的缺位,一方面使政府投入大量財力物力興建的保障性住房不能持續(xù)發(fā)揮保障功能,另一方面還導致了經濟適用房“商品化”,一些經濟適用房再上市交易,其投資回報率甚至比商品房還高;另外,經濟適用房項目建筑標準偏高的現(xiàn)象也比較普遍。(王鴻春 張曉冰)


更多瞭望周刊新聞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