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以住建部副部長齊驥牽頭,住房公積金監(jiān)管司、住房與改革發(fā)展司和政策研究中心等相關司局一把手參與的調研小組,已開始調研十年房改的得與失,“目的在于謀劃下一步住房制度該走一個什么樣的模式”。(10月18日《揚子晚報》)
住建部此次調研,被一些媒體解讀為“二次房改”的前奏。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很快就明確表示,不論短期計劃還是“十二五”規(guī)劃中,住房目標仍然是住有所居,當前在住房發(fā)展過程中,保障體系和市場化之間的結合有進一步改善和調整的必要,但這一基本方向中沒有“二次房改”?梢姡〗ú烤烤故窃卺j釀一次顛覆式的大調整,還是目的在于完善現(xiàn)有政策的小調整,仍有待觀察——如果是對1998年房改模式進行顛覆式調整,或可稱之為“二次房改”;如果僅僅是微調現(xiàn)有住房制度,顯然就談不上“二次房改”,所以輿論不可過早興奮。
中國需要不需要進行“二次房改”存在爭議。支持方認為1998年房改的結果是過度市場化,現(xiàn)在需要對其進行一次徹底修正;而反對方則認為,現(xiàn)在的住房制度早已不同于1998年的房改制度,住房改革一直在進行,“二次房改”不過是概念炒作,沒有多少新意。
其實,不管是從畸形的商品房市場來觀察,還是從欠賬的保障房體系來看,都需要一次深刻的變革,否則,商品房市場的高地價、高房價就會對宏觀經濟構成潛在威脅,保障房欠賬將使得住房與民生的關系發(fā)生扭曲。而最終的房改模式,必須以民生為“核”。
首先,總結十年房改得失,關鍵看民生。1998年房改制度,取消了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建立了多層次城鎮(zhèn)住房供應體系?梢哉f,成績是不可忽視的,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8平方米就是證明。但是,今天我們回頭來看,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1998年起福利分房表面上看是取消了,但現(xiàn)在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門依然存在變相的福利分房現(xiàn)象。再如,1998年房改的目標是建立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也就是說房改以住房保障為主。但今天我們看看現(xiàn)實,現(xiàn)有的保障房不但存在巨大的缺口,其房屋面積也往往超標,甚至被有錢人購買或居住著。商品房實際上主導了房改,結果讓大多數(shù)低收入人群被拒保障房門檻之外,不少中等收入者則變成了商品房的“房奴”。
顯然,1998年房改最大的成功是支持了經濟增長,最大的失敗是對民生重視不夠。因此,住建部此次調研十年房改得失,不能只看房地產為財政上繳了多少稅收、為城市化貢獻了多少成就,而是要看還有多少人本該納入住房保障而沒有保障、多少人正在為房子和房貸而苦惱以及公眾普遍關注的房地產市場秩序、房屋質量等。
其次,新的住房制度模式需要民意討論。由于1998年房改存在不少遺憾,走了不少彎路,因此,下一步住房制度該走一個什么樣的模式,顯然不能僅由監(jiān)管部門說了算,而是要廣泛征求民意。尤其在設計住房制度時,一些地方政府、開發(fā)商必然會與公眾產生博弈,期待監(jiān)管部門當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不要被一些利益集團所左右。
再者,房改的成效需要公眾來考核。顯然,一次大的住房改革,需要確定改革目標,對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建設部有關負責人在2007年曾公開表示,中國的住房和房地產制度改革是“很成功的改革”。究竟是否很成功,監(jiān)管部門和公眾看法不一。新的房改模式,必須分階段明確改革目標,由公眾對改革成效進行打分,對不合格的官員進行問責,對不理想的政策進行及時調整,在公眾監(jiān)督下,讓房改順著民意的指向進行。
馮海寧(北京 記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