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雨欲來”到“暴風驟雨”,很多人認為,經過幾個階段調整,樓市新政已經到位了。其實不然,我們要高度注意一種“混淆視聽”的現象。種種跡象表明:宏觀政策和利益集團還在激烈地博弈。
應對樓市問題,我們需要有一個綜合統籌兼顧的通盤考慮,從稅收、法制、信貸、行政等應該實施“組合拳”。
首先,不同地區(qū)的城市實施不同的差別化政策。比如,按照城市人口或城市化水平的不同,區(qū)分三類不同對象:城市人口在1000萬以上,或城市化水平達到85%以上;城市人口在500萬以上,或城市化水平達到65%以上;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或城市化水平達到45%以上,應當在建設用地供應指標、土地用途、住宅消費投資等,有一個不同的剛性要求。
其次,社會保障房建設應與城市發(fā)展、社會和諧同步。政府應加大公共租賃房力度,理順與市場化租賃的關系。一方面要鼓勵把多余的房屋拿出來租賃,另一方面你要給他一定的約束。同時,要鼓勵開發(fā)商,在過高房價泡沫被擠掉之后,投資公共租賃房建設。
最后,多管齊下,從根本上使住宅價格理性回歸。一是要制定國民收入倍增規(guī)劃,保障居民收入正常增長,調整不合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時要加快調整個人收入所得稅,以家庭為交納對象,按不同的生活負擔進行差別繳納;第二是要拓寬投資渠道,讓市場投資在股市、樓市、期市中平衡協調。加快推出“三產證券(信托)基金”,并可以進行直接投資;第三是要建立一個真實、靈敏的社會信用(信息)系統。在土地供應、土地規(guī)劃、建筑設計、房產銷售等環(huán)節(jié),都要切實建立垂直、公開的信用和信息系統。
開弓沒有回頭箭,咬定青山不放松。建議政府堅持和繼續(xù)加大調控力度,這次高房價的勢頭肯定會得到有力遏止;只要政府下定決心,房地產市場一定會回歸理性、健康發(fā)展。
(施薔生 作者系上海城市發(fā)展信息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市社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