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的生活是從地獄到天堂的感覺。在父母的安排下,小吳和女友都順利在一家待遇豐厚的事業(yè)單位找到了工作!啊段伨印防锏暮F嫉纳钐珰埧,我不愿意面對這樣殘酷的生活。以前總覺得大城市什么都好,可是后來覺得自己家的小城市還是挺好的。我在家里一樣可以有所作為!倍鴮τ谙鄳偃甑呐,小吳覺得也是給她一個交待的時候了。在父母的幫助下吳鵬飛在家鄉(xiāng)的繁華地段買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兩人明年就準備結婚!皳Q成是在南京,150平方米就意味著120萬甚至是更高的價錢,這是天價,想都不敢想的!眳蛆i飛感嘆。
【說《蝸居》】 每個人都能從蝸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房奴”問題角度
網友“湖藍背影”:很多在上海的外地人估計都能夠找到共鳴,不過也許我們這一代有一點不一樣,我覺得買房子看自己的情況來,有那個經濟能力就買,沒有就算了,用不著一定要虧待自己就為了一套房子。
愛情、道德觀角度
揚州大學 胡浩:社會越來越現(xiàn)實,愛情也是如此。大學里的愛情還是現(xiàn)實一點比較好。做人要有滿足感。
南師大 錢蘋:現(xiàn)實,太現(xiàn)實的劇情。相比較房子,我想如何成為一個獨立的女性更為重要,依賴一直以來都是女性的慣性,但是依賴并不能夠成為貪婪的借口。海藻還是貪婪,雖然你可以說她只是沒有明白自己要什么,但是當你看到他拎著大袋衣服從恒隆走出來的時候,臉上洋溢著幸福,怎么還能夠僅僅用純潔來搪塞呢?
社情輿情角度
蘇州大學 姜明潔:讓我看不懂的不是這部片子,而是看片的人的態(tài)度,為什么這么多人支持海藻?更多的人推崇宋思明?我真的覺得不正常,年輕一代開放的不僅是視野,還有道德尺度。
東南大學 蔡鈺萍:我不太認同那些同情海藻推崇宋思明的人,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如今這一代人的價值觀變了很多。海藻可以同時在兩個男人之間周旋并且享受著兩份截然不同的愛,那是一種只愛自己的表現(xiàn),也似乎印證了獨生子女偏多的80后一代以自我為中心這一說法。
反思角度
南師大 沈麗華:太現(xiàn)實了。一個我一直很向往的城市。居然存在那么赤裸裸的現(xiàn)實,而且在考慮我是不是也就會成為其中的一員。畢業(yè)以后是留在南京還是回家鄉(xiāng)工作,我猶豫了。
網友“cissy”:之所以堅持理想和堅持道德比較難,我個人理解在于,人的本性還是趨同的,烏合之眾的力量是可怕的。這部片子的可怕之處也就在于此。當扭曲的價值觀一旦趨同,它就不再是簡單的力量,而是一種順水而下的“真理”,越發(fā)讓堅持個人之見的人們變得勢單力薄,難以招架。這種“主流”價值觀會推動更多人思想上有所動搖,更懶于推理,甚至因為有了群體的撐腰而專橫武斷,理所當然。這種價值觀的形成,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原因造成。所以將輿論導向向正確或者說具有一定道德水準或人性的方面,其實是媒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但是,我開始懷疑,作為一個自覺還有良知的人(當然,我肯定不是什么圣人),僅僅獨善其身,是否也是一種悲哀。
揚子大學生記者:楊甜子 丁立 李易晗吳雙
統(tǒng)稿:楊甜子
【專家說】 看《蝸居》,70后理性,80后悲觀,90后極端
近來,電視劇《蝸居》熱議、爭論不斷。有的觀眾感覺《蝸居》很棒,也有的觀眾認為它“很黃很暴力”。無論哪種聲音,都強烈地表達出受眾對此劇的客觀感受——《蝸居》反映了社會的現(xiàn)實,很真實。我卻認為此劇的制作技藝相當?shù)囊话,并沒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的全部。從創(chuàng)作意圖中隨處可見殘酷的生活及其陰暗面,生活的積極面往往只言片語帶過,而“光明的尾巴”顯現(xiàn)出韓式反轉劇的痕跡。
然而,作為信息傳播媒介,電視劇《蝸居》的確顯示了非常驚人的社會影響力。原因相當簡單。當社會現(xiàn)實的信息符碼和劇情內容的信息符碼驚人相似時,受眾對于電視劇情節(jié)的感受往往會被轉化為對社會現(xiàn)實的認知。觀眾從《蝸居》里看到的接近于現(xiàn)實的影像,但這些影像并不等同于現(xiàn)實。有人認為“不洗手,得乙肝,找不到工作”是歧視;有人認為“與其在大城市蝸居,還不如回到小城市安居樂業(yè)”……這些反應有些是感性的,有些是理性的。電視劇里無論怎么說,生活都不會因之而改變。在社會現(xiàn)實中“蝸居”的海清們,不可能個個都有郭海清那樣的好運。
《蝸居》對70后、80后,甚至90后都產生了巨大的影力,但呈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并不相似。70后的態(tài)度相對理性,80后似乎很悲觀,90后則有些極端。有些90后的大學生說“男生40歲之前最好不要結婚,女生可以努力成為二奶”。之所以會有如此非理性的認知和想法,其實是被電視劇的影像“現(xiàn)實”所影響。中國的大學生從年齡上看完全是成年了,但在心智上還處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階段,經常會從廣告、電視、網絡上尋找別人給出的“答案”。他們像海藻一樣單純地接受了來自他人的信息,很難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斷。《蝸居》的影像信息本身是有一定片面性的,譬如:里弄小樓居民的小市民氣被影像表現(xiàn)得特別細微,但小樓居民教給海清的生活經驗只被三言兩語就帶過了。這些信息符碼并不容易被大學生解讀,影像的間接經驗成了他們對現(xiàn)實作出評判的依據(jù)。一旦這些依據(jù)本身是不全面和非客觀的,那他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指望真的只能寄托于命運的偶然惠顧了,你郭海清一樣。
奮斗者終成功,這是社會的理想、人生的理想。電視劇《蝸居》讓大學生們滿眼充斥著悲觀的影像,只用最后一集的反轉劇效果怎能讓他們的人生出現(xiàn)理想化的反轉?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教師 蔣 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