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怎樣才能讓粵劇發(fā)揚光大?昨日,省人代會廣州團第四組的代表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激烈討論。
粵劇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省人大代表、廣州市環(huán)保局副局長楊柳說,保護粵劇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樣,都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盎泟〉难}一旦斷了,再想挽救就很難!
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我省出臺了《廣東省飲用水源水質(zhì)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在保護地方文化方面,有沒有相關法律法規(guī)呢?”
省人大代表、華師附中校長吳穎民說,中小學的課程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他認為,可以采取立法形式,讓粵劇成為廣東中小學的地方課程。
不能像菩薩一樣供著粵劇
“不能把粵劇等傳統(tǒng)文化像菩薩一樣供起來,粵劇壯大的根本之路是根據(jù)受眾口味的變化創(chuàng)新形式。”省人大代表、海印集團董事長邵建明說。
為了保護老字號,廣州市政府曾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它們依然難逃被淘汰的命運。邵建明介紹,清末民初,人們肚子里沒油水,油膩的公仔餅頗受歡迎,F(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可公仔餅的配方卻上百年不變,所以漸漸消亡了。
可以學學越劇
“粵劇曾經(jīng)滿足了廣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今天能不能呢?”省人大代表、著名女歌唱家崔崢嶸稱,浙江有個越劇團來粵演出時場場爆滿,很多年輕人也很愛看!八麄兊奈枧_很漂亮,服飾也很新潮,藝術形式有很多創(chuàng)新,這值得粵劇借鑒。”
雷輝吳哲謝苗楓張啟徐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