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社會熱點 重宣傳輕實干
暑假開始了,不少大學生也投入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了不少怪現象,值得深思。
四川支教扎堆超出震區(qū)接待能力
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小學,孩子們在暑期又回到了學校。吸引他們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支教隊伍。從7月初起至今,來自香港、上海、南京和四川本地的近10所高校的志愿者陸續(xù)來到擂鼓,召集學生回到學校參加暑期課程。這些課程五花八門,并不針對學生的常規(guī)課業(yè),被稱為素養(yǎng)拓展和通識教育。
四川的中小學校和全國各地的學校一樣,從7月1日起開始放暑假,但北川、綿竹等重震區(qū)的不少中小學校在假期前向全體學生發(fā)布了通知,可以在假期自愿參與全國各地志愿者開辦的暑期課程。
一位在擂鼓支教的志愿者告訴記者:“這里的資源已經飽和了,我們和別的團隊成員開玩笑說,我們還要憑本事搶生源呢!倍诰嚯x擂鼓鎮(zhèn)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的通口鎮(zhèn)一所學校中,目前卻僅有一支支教團隊。志愿者說:“學校的地理位置、知名程度決定了志愿者的選擇,可能會有一些盲目!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5·12”地震中同樣受災較嚴重的甘肅、云南、陜西等省份,非常需要大學生暑期前往支教。
據了解,今年赴四川暑期實踐的隊伍大大多于去年,成為了最熱門的暑期實踐地點。
上海某高校社會實踐項目負責人分析稱,這是因為去年各高校申報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的截止日期絕大多數在5月上旬,所以只有極少數的暑期實踐團隊到了四川震區(qū)。但今年想赴四川的社會實踐團隊非常多,大學生都希望能夠在艱苦的地方鍛煉自己,這也就造成了扎堆四川的情況出現。
據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僅上海地區(qū)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華大學這4所高校,就有40多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立項赴四川震區(qū)進行支教、調研等活動,總人數超過500人。
今年上海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另一個熱點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從上海某高校的暑期社會實踐申報情況來看,赴四川支教、調研的團隊有21支,而在上海本地考察世博會相關情況和調研的團隊有24支。
在與上海世博會相關的暑期實踐中,從“借鑒杭州,呼喚上海特色世博紀念品”調研到“迎世博城區(qū)改遷居民生活成本及安置意向調查與分析”,無所不包,體現了大學生對社會熱點現象的敏感與關注。但同時,也有大學生反映,選擇這些熱點的原因之一是“容易申報立項,也比較容易申請經費”。
華東師范大學團委副書記洪燕告訴記者,今年早些時候學校就接到消息——四川正在緊張重建,當地不少學校甚至提前放假了,并不希望有過多的隊伍過去打擾,“我覺得學生并不應該單純地按照社會熱點來選擇實踐項目,不要哪兒熱就在哪兒扎堆!
洪燕表示,大學生的初衷都是好的,希望利用暑期這段集中的時間去幫助他人,實現自我價值。往年,暑期社會實踐主要集中在服務基層、服務農村,今年由于世博會即將召開,城市也成為了重點關注的對象。她認為,學校和團組織應該起到指引的作用,給出一些大局上的指導性建議,“中國的熱土很廣闊,大學生可以發(fā)揮才干的天地也很廣闊”。
過分注重媒體宣傳帶有功利化傾向
最近,上海某部屬高校的唐同學一邊在四川進行暑期社會實踐,一邊為了團隊的實習成果忙碌,“在立項答辯之后,學校老師告訴我們,如果能夠讓優(yōu)秀的實習成果在大眾媒體上有所反映,不僅為學校爭光,也能給自己添彩!
唐同學的團隊多由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組成,他們專注于為震區(qū)茂縣的一家羌繡工廠進行信息化建設!拔覀兊膱F隊希望能夠盡一些實在的努力,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媒體的支持可能會擴大影響,也能給團隊精神上一些鼓勵!
但唐同學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媒體愿意報道他們的暑期社會實踐,原因是記者們表示“這樣的情況太多了”。
近些年來,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越來越重視媒體的報道,一些社會實踐團隊甚至還設立了“媒體聯絡部”或“宣傳組”等部門,有專門的學生負責和媒體記者聯系報道事宜。
今年暑假前,記者就接到幾名大學生的電話,希望對他們的社會實踐項目進行報道。由于社會實踐的內容并不適合新聞報道,記者婉拒了這些大學生的請求。但仍有大學生不甘心,多次致電記者“哪怕發(fā)個豆腐塊也行啊”,甚至有一位大學生表示:“我們可以根據您的要求修改實踐方案啊,您覺得怎樣好發(fā),我們可以調整。”一些學生還沒著手做好事,就要求記者全程跟蹤,擴大影響。
北京的雷記者介紹了他采訪四川支教學生的情景。
這些學生將自己來四川第一天起做的好事一一拍攝下來,交給記者做素材!翱梢娝麄儚囊婚_始就很有心計”,記者看幾位學生一直跟他到機場,以為來送行。學生卻迎上來問:“請談談您對我們奉獻青春報效祖國行動的看法?”記者剛想說,“你們還沒做什么,我怎么知道將來的實效”,卻看見一個 DV“嘩”地從后面舉了出來,已經有同學又在錄像了。
記者詢問了上海幾家媒體的教育記者,大家都深有同感,每年寒暑假期間都會遭遇一些大學生的“騷擾”,有的還比較委婉,就是詢問有沒有報道的可能性;有的則非常直接,要求記者過來采訪,“一方面感覺現在大學生的宣傳意識增強了,但另一方面,也未免有點太功利了!币晃挥浾哌@樣說。
在各高校的暑期社會實踐評分標準中,記者并沒有發(fā)現明文規(guī)定社會媒體報道與暑期社會實踐成績或經費有聯系。但多所高校參與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表示,在宣講會、培訓或答辯會上,相關老師經常會有“媒體報道可能會使實踐更有意義”等類似說法。
而且一些高校也明確鼓勵學生加強宣傳,比如遼寧一所高校在今年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中就要求各學院“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積極聯系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宣傳媒體,積極主動地開展宣傳工作,為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江蘇一所高校也要求學生積極聯系媒體做好宣傳報道工作,與新聞媒體加強聯系,加大宣傳力度,在需上交的書面材料中也包括“各相關媒體對實踐活動的報道”;浙江一所高校甚至還制訂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工作須知”,要求學生“活動期間密切聯系新聞媒體,要運用多種媒體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擴大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的影響,提高學校聲譽,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聲勢”,同時還列出了不少媒體的聯絡方式,而且稿件在校外媒體刊登,還計入成績。
上海交大團委社會實踐部部長王麗華老師表示,社會實踐重在學生自己有所學、有所得,而不是搞面子工程,這有違社會實踐的初衷。 實習生 夏天怡 本報記者 周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