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8月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央企負責人薪酬管理新規(guī)將于近期發(fā)布實施。據(jù)了解,金融央企高管薪酬并沒有設定上限,仍將保持高位,專家懷疑此“非強制性”政策的執(zhí)行效果,各部門是否配合可能成為一大難題。(《華商報》8月6日)
“非強制性”,意味著金融央企高管高薪能否降下來,要么取決于高管本人的高風亮節(jié),要么取決于由高管操控的董事會。前者確有個別人表現(xiàn)出了較高覺悟,但也僅僅局限于極個別時候。后者看似是一種制度建設,但如果董事會決策有利于自肥而無須擔責,難免淪為高管一再推高薪水標準的合法制度通道。
對于央企高管高薪問題,盡管公眾口干舌燥地表示反對乃至斥責,但限薪效果并不是很理想。8月4日,在廣州的一次專題報告會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談到央企高管薪酬時舉例說,從2002年到2007年,他給1556個中央企業(yè)副總經(jīng)理以上的領導年均增加了共計4600萬元薪水,而在這期間,央企平均每年增長的利潤,達到了1500億元。在他看來,“其實錢給少了,我也于心不忍”。
以小博大,利用薪酬杠桿撬起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李榮融的觀點頗有幾分道理?墒牵谶^去的幾年中,以壟斷著稱的央企,常常反市場規(guī)律而為之。比如,銀行收費服務項目越來越多,所謂的市場競爭不是逼著競相降低成本,各大銀行反倒通過增加收費等方式積極開源,這怎不令人郁悶?
當央企大快朵頤市場利潤時,承擔社會主要就業(yè)重擔的中小企業(yè)卻飽受生存之艱,工人不得不面對收入負增長的嚴峻現(xiàn)實。最近,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公布了“廣東省2009年企業(yè)工資指導線”,工資增長基準線為7%,上線(警戒線)為12%,下線為零或負增長。有媒體指出,其實不僅是廣東,青海、上海等省市地區(qū)也下調(diào)了今年的工資基準線。當工資指導線下調(diào)后,一些輿論表現(xiàn)出了足夠的理性,認為這總比“被增長”要好。
讓工資指導線與現(xiàn)實準確對接,這體現(xiàn)了政策的務實和理性。然而,與一些地方不得不將工資指導線改為“負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金融央企高管高薪巋然不動。不排除國際金融危機時期金融央企風景這邊獨好,收益依然頗豐,問題是,這種所謂的高收益,到底多大程度取決于壟斷收益和政策市場效應?
單單拿央企贏利數(shù)據(jù)說事,只會更加驅(qū)使央企高管的眼珠子牢牢盯在上面,要市場是假,要政策才是真,畢竟這個來得容易效果也明顯。不知道拿著高薪的金融央企高管,面對社會普遍負增長的工資指導線會作何感想?(禾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