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喧囂之后,號稱“中國食療第一人”的張悟本神話終于破滅了。他的營業(yè)場所“悟本堂”被認定為違章建筑而被拆除,其本人在公共場合基本銷聲匿跡,其著述的那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遭遇下架處理。一個關于養(yǎng)生的泡沫就這樣回歸沉寂。但是,張悟本公然招搖撞騙的現(xiàn)象卻值得人們深入思考,他毫無根據(jù)的養(yǎng)生“學說”一度風行于世也頗堪玩味。新華社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張悟本并非靠他自己呼風喚雨而“成就”這一切的,實際上,在他的背后有一個利益團體在運作和推動這個騙局。
在一個講究“經營”的年代,騙子依靠只手之力想制造出某個“神話”,的確不太可能。推斷張悟本背后有個利益團體,大體上也說得過去。但是,這個所謂的利益團體,與人們常識中的“利益集團”是完全不同的。張悟本的團體中雖然不乏某些醫(yī)療機構和民營中醫(yī)場所,還有少數(shù)幫他吆喝的電視媒體,但它們都不像“利益集團”那樣掌握大量的社會資源,有著強大的權力和影響力。他的團體就像他本人一樣,多數(shù)都處于社會邊緣。但就是這樣一些人、這樣一些機構,卻能制造出近十年來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的最大謊言,其流毒之廣泛,甚至能讓農產品市場出現(xiàn)價格波動,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張悟本和他的幕后推手也沒有預料到的。
張悟本的養(yǎng)生神壇坍塌之后,人們經常把他和曾經風光一時的其他騙子相提并論,比如胡萬林。十多年前,胡萬林靠一把芒硝走天涯,一度傾倒眾生,也奪去了不少性命。除了張悟本和胡萬林這種名頭響亮的“養(yǎng)生大師”和“神醫(yī)”之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出現(xiàn)過很多“神水”和“神物”,從最早的雞血到后來的松針湯,從綠豆、地瓜到鈦合金項圈等。這些傳奇般的人和物雖然很容易被識破,但總能在一段時期里讓很多人誤入歧途。在人們不加甄別地全盤接受騙子的“理論”時,他們其實也暴露出一種普遍的心態(tài)和世態(tài)。所謂心態(tài),是指在健康養(yǎng)生方面熱衷于走捷徑,總想用一個奇跡解決所有問題;而所謂世態(tài),則指的是在科學知識還不夠普及,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還比較單薄的背景下,最拙劣的騙術也能擁有巨大的市場。蒙昧和急功近利,可能是張悟本的利益團體里最有力量的兩大因素。
張悟本垮得很快,但也垮得讓人摸不著頭腦。最新的新聞報道顯示,雖然輿論已經把張悟本定性為欺世盜名之人,但他似乎并沒有“犯事”。衛(wèi)生部門對記者指出,還沒有發(fā)現(xiàn)“悟本堂”存在診療行為的證據(jù),也沒有接到相關患者的投訴。工商部門則說,他們也沒有發(fā)現(xiàn)“悟本堂”違反工商法規(guī)的情況,因此也沒有立案。當然,可以想象的是,更沒有司法機關對張悟本開展刑事追究。這就有點奇怪了,如果張悟本沒有觸犯任何法律和行政規(guī)章,豈不是意味著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對他的食療把戲沒有約束的能力,對他的欺騙行為的制止,反而要以不明不白的灰色手段進行?
但這或許恰是公眾于未來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法律永遠不會是密不透風的天羅地網,而注定會有更多張悟本之類的人物,熱衷在法律的邊緣之處尋找可以利用的空隙。面對類似的“騙子”,公眾能夠指望的,或許并非公安機關的斷然取締,或對“悟本堂”的師出無名的拆除,而是更多地寄希望于我們自身對科學精神的崇信,對科學知識的普及,對各種妖言惑眾者的識別和抵御。當然,我們還希望有更多有勇氣也有能力揭露張悟本的媒體,和更多真正對公眾健康負責的專家。而這一切的基礎,則是我們對科學的信任,應該高過對各種養(yǎng)生奇跡的迷信。
和胡萬林相比,張悟本似乎是“無害”的,畢竟綠豆湯喝不死人。但那些花了高昂的咨詢費的消費者,可能不會同意這個看法。被張悟本搞壞了名聲的中醫(yī)界,同樣不會同意這個看法。至于被綠豆湯延誤了治療時機的患者們,恐怕更是對張悟本深惡痛絕。這一切的憤怒和尷尬,究竟應該以怎樣的途徑得到疏解,則是張悟本們留給這個社會最大的禍患。
參與互動(0) | 【編輯:梁麗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