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上周末在水電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上透露“水火電同價”將有望在近期開展試點,這意味著年初還在研討階段的同網同價開始進入實質進展狀態(tài)。
能源局提出同網同價的理由有兩點:一、水電價格低于火電價格不利于清潔能源發(fā)展;二、提高水電價格可補貼在部分移民欠賬上。
用價格杠桿調整市場需求,方向無可厚非;但靠提高水電價格,能起到扶持清潔能源、補償水電建設代價的作用嗎?
從水電建設特點看,初始投入較大,但投產后運行成本很低,且生產過程不產生二氧化碳。正基于此,世界各地都積極開發(fā)水電資源,也是我國極力開發(fā)三峽水電的重要原因。
我國《電力法》明確規(guī)定我國電價由成本加稅金加利潤構成。長期以來,國家發(fā)改委正是基于此規(guī)定,按照成本加上合理利潤空間為水電核定上網電價,所以水電上網電價比火電低得多。目前,水電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20元至0.30元,火電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40元至0.50元。
而在國際上,水電價格低于其他電力價格也是常態(tài)。冰島水電裝機比重占全國比重83.3%,是電價水平最低的國家,電價每度僅為約20美分,也正是由于水電成本低所帶動。
目前風能、太陽能之所以無法大面積推廣,其成本高企是根本原因。發(fā)展新能源的目標,顯然也不是增加老百姓負擔;以行政提價的方式強行向清潔能源靠攏,究竟能讓哪方獲利?
其次,提高水電價格用于移民補償是否合理必要?水電的移民補償,在水電項目建設中都已計入到了投資中,此外在全國電價中也已有幾厘錢專門補貼移民費用。例如三峽的移民補償即是動用三峽基金中從全國上網電價中抽取的部分。這一部分資金渠道比較暢通,提價之后的收入是新增收入,能否真正到達移民手中?
目前我國水電企業(yè)客觀上是盈利的,僅今年前5月水電行業(yè)利潤就達79億,同比增長80%。目前水電上網電價比火電大約低0.1元/千瓦時,按2008年數(shù)據(jù)測算,水電發(fā)電量5633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fā)電量的16.41%,如果將水電價格提高與火電價格等同,老百姓必須多交563億。就算水電真的要對建設過程付出的代價進行補償,其企業(yè)本身的利潤已經足夠,實在沒必要讓消費者負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