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亚洲成人在线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午夜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德系豪車三強“肉搏戰(zhàn)”升級 主戰(zhàn)場延伸至二手車
2010年02月11日 08:51 來源:南方都市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去年,豪華車市場的暴增讓德系三雄賺得盤滿缽滿。歲末年初,奧迪、奔馳、寶馬為了布局新一年的市場,均在終端有了動作———去年11月份,寶馬公布了一個最終將達到年產(chǎn)30萬的新產(chǎn)能擴充計劃;不久后,奧迪也向媒體宣布Q 5即將實現(xiàn)國產(chǎn)計劃,同時為了增強國內(nèi)市場的競爭力,奧迪還公布A3也將在2010年進入中國。而奔馳在經(jīng)過推出一系列價格不斷往下伸延的新產(chǎn)品后,率先在售后服務市場推出“星睿二手車”專屬品牌,同時金融超市的推廣也給行業(yè)發(fā)出一個信號———豪華車品牌的競爭不僅僅局于車型或渠道了,豪華車巨大的售后服務市場也將是未來的一大寶藏。

  豪華新車型價格不斷下探

  “如果你追求操控還想享受好的售后服務,買一輛價格在20萬元以上的中高級車何不考慮再向上升一個檔次?”一位賣車的朋友對身邊的朋友建議,他說,相比時下熱銷的雅閣或者凱美瑞,不少經(jīng)典豪華車品牌比如奧迪A 4L、寶馬新3系、奔馳C級、沃爾沃S40等,都已經(jīng)將觸角伸向20萬元左右的中高級車市場,只需要多花幾萬元錢,便可獲得豪華車的尊貴服務和品牌優(yōu)越感。這位銷售顧問的一番“知心話”的確打動了不少打算購置新車的高端消費者的心。

  事實上,在當今的豪華車市場,隨著競爭的加劇,放下高貴的身份,向最具潛力的中高級市場滲透,這已成為豪華車品牌做大市場的不二選擇。于是,在市場上,最低售價28萬元左右的寶馬318i吸引了不少喜歡操控性的消費者。該車由于采用了前置發(fā)動機后輪驅(qū)動設(shè)計,使得車身前后重量分布達到50:50的平衡,因而3系操控性十分出色。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配置更高的領(lǐng)先型,售價也僅僅是30.6萬元。

  而注重舒適感的奧迪新A 4L更是在去年全年脫銷,最低29萬元的售價,1.8TFSI的發(fā)動機,軸距達到了2869m m,新A 4L成為入門級豪華車型中軸距最長的車型,對那些追求后排乘坐感的消費者而言是一匹好駒。

  當然,與奧迪A 4L和寶馬318i相比,奔馳的C200K售價相對較高,目前市場上售價為34.8萬元~39.5萬元,盡管在奔馳家族中屬于小排量,但是駕乘感絲毫不遜色于大排量的車型。

  “隨著市場的放開,豪華車本地化生產(chǎn)后所帶來的價格下探是必然。”有奔馳經(jīng)銷商向記者透露,2010年,一款售價落入20萬元區(qū)間的新款小排量車型將在中國推出。

  其實,為了適應市場對較小排量的需求,并率先占領(lǐng)全新的細分市場,寶馬和奔馳相繼推出了1系和E級車等有著平民身價的“豪華車”,而寶馬M IN I、奔馳SM A RT等小眾品牌也在中國市場成為改變寶馬、奔馳青春形象的新代言。尤其是“小精靈”SM A RT,一改奔馳高高在上的感覺,讓其更多了些親民感覺。而奧迪則于去年11月底宣布Q 5將正式國產(chǎn),這是豪華品牌第一個宣布國產(chǎn)的SU V車型,國產(chǎn)后也必將令價格拉低。

  從三個品牌紛紛將重量級新車的全球首發(fā)放到中國,更快地將全球最新產(chǎn)品拿到中國市場上,就能窺視,如今豪華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新品之爭也必將更加精彩紛呈。

  為擴大市場備足糧草

  有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國內(nèi)豪華車整體增幅達到了20%,盡管落后于車市整體增幅,但仍大幅領(lǐng)先全球主要汽車市場。2010年,三大德系豪華車品牌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在終端市場中,奔馳、寶馬、奧迪等經(jīng)銷商透露,在華南市場,去年的高檔車市場明顯放量增長,奧迪A6、A8、寶馬7系、奔馳GL系等暢銷車型非但沒有任何優(yōu)惠,加價提車的現(xiàn)象也普遍存在,這些車往往都要等好幾個月才能提車。

  不過,從市場上,我們也看到了德系豪華車三雄的有趣現(xiàn)象:比如,奧迪33%的增幅盡管增速最慢,卻有著“高出一大截”的銷售總量(157188輛);而奔馳算是最晚進入中國,去年的增長速度卻是最快的,以68500輛的銷售實現(xiàn)同比77%的增長;寶馬銷量和增速都位居第二,銷量達到了90536輛,同比增速為38%。

  也就是說,在中國豪華車細分市場,深耕細作的奧迪品牌一直遙遙領(lǐng)先。寶馬、奔馳雖然是全球排名前兩位的豪華車制造商,但在中國,卻以追趕奧迪作為其努力的方向。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