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2002年12月05日星期四
首頁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上海欲摘“經濟奧運”七枚金牌 與北京奧運同輝

2002年12月05日 14:46

  中新網12月5日電 世界博覽會,人稱“經濟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一起,是中國未來10年發(fā)展閃亮的“雙星”。

  專家預測,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0.3個百分點。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使上海人均GDP提前3年達到1萬美元。

  上海立志要舉辦一次最成功、最精彩、最難忘的世界博覽會,可以預見,8年后的這場“經濟奧運”必定精彩激烈。

  ——大滿貫:旅游客猛增

  上海市旅游委主任姚明寶為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算過一筆帳:這很有可能成為世博會歷史上參觀人數最多的一屆,屆時預計將有7000萬左右的中外游客前來上海參觀盛會。去年,來上海旅游的境外游客首次突破200萬大關;今年前11個月就已超過250萬人次;預計到2010年將增長到400萬人。7000萬人次,這一數字意味著上海旅游業(yè)將實現一個漂亮的“大滿貫”。

  統(tǒng)計顯示,日本、韓國、美國目前是上海旅游業(yè)最大的三個客源市場,今年的增幅均在45%以上,新西蘭、加拿大、新加坡、泰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入境游客增幅也都在35%以上。而且,這一切僅僅是開始。從前天晚上起,作為2010年世博會的承辦地,上海旅游業(yè)就把眼光投向了“大滿貫”。國內游客固然還是重頭戲,但已連續(xù)三年呈遞增趨勢的本市入境商務游市場,更當成為申城旅游業(yè)的重要增長點。去年入境旅游者中,商務客約占59%,到2007年,上海要力爭實現“接待入境旅游者350萬”的新目標。因此,2010年的世博會之于上海旅游業(yè),就好像大師杯總決賽之于分站巡回賽一樣,是“大滿貫”里最重要的一環(huán)。

  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測算,旅游業(yè)每增長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yè)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據估計,有超過70%的世博會參觀者有延伸旅游路線的意向。如果7000萬人次中有4000萬人次住宿,按照人均逗留2天計算,每天共需要33.4萬張床位數。來自本市賓館、飯店的消息表明,到2010年,上海的總床位數將達40萬張,而江浙兩省周邊城市約有15萬張床位數的接待能力,完全可以滿足世博會的需要。根據“十五”規(guī)劃,上海準備投資200億元人民幣,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確保在世博會展覽期間每日30萬至40萬人次的外來游客住宿、飲食、交通、通訊等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世博會是上海旅游業(yè)實現“大滿貫”的領獎臺。

  ——布局:舊區(qū)放“異彩”

  工廠、碼頭、倉庫、煙囪、吊車……這是如今從盧浦大橋到南浦大橋間兩岸最常見的“景觀”。到2010年,浦江兩岸會有怎樣的“異彩”?上海市規(guī)劃局副局長湯志平說,那時我們的母親河黃浦江“將成為一條著名的景觀河流,世博會會址將成為繼外灘和陸家嘴之后,上海城市形象的新標志!

  湯志平所說的開發(fā)不僅僅是蓋新建筑,現在兩岸的不少建筑都會保留下來,融入未來的浦江水景線中。湯志平指著江邊的一家舊廠房舉例:“上海的近代工業(yè)在中國很有名,這里的一些老的廠房保留下來,經過改造后將變成上海工業(yè)的一個博物館。”

  2010年世博會會址將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段舊城區(qū),黃浦江從中蜿蜒流過。400公頃的世博園區(qū)用地,直接投資預計將超過30億美元。其中,浦東面積達260公頃,浦西50公頃,停車場和公交樞紐用地60公頃,世博村用地30公頃。湯志平說,世博會將為上海帶來一條人工運河:“設計中考慮開鑿一條聯系浦東浦西的環(huán)狀運河,既勾勒展覽的空間,又增加了場地的親水意味。”

  埃菲爾鐵塔是世博會留給巴黎的傳世經典。2010年世博會的規(guī)劃中正在考慮建設黃浦江上第一座人行大橋,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花橋。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日期預定在2010年的5月到11月,共有180多天,到時花橋上每個月都會盛開不同的鮮花。世博會結束,花橋依然屹立。

  ——競帆:會展經濟顯活力

  擬建于盧浦、南浦大橋之間的2010年世博展覽場館總面積可達24萬平方米,將一舉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展館。世博會為會展經濟拓寬了競帆的航道。

  歷數國際上排得上號的專業(yè)展館,展覽面積都超過了10萬平方米。而在目前的中國,展覽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展館只有北京、山東、福州三家。雖然上海全市展覽場館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左右,卻因布局分散而難成氣候。上海要真正成為“迅速崛起的亞洲會展之都”,世博展館的落成,將助一臂之力,令上海在會展經濟的“硬環(huán)境”上迎頭趕上日內瓦、漢諾威等歐洲展覽名城。

  香港會展業(yè)每1港元的收入,能帶動零售、酒店、餐飲、運輸等相關產業(yè)5港元的收益;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造就了關西經濟帶連續(xù)10年的迅猛發(fā)展。一項不完全統(tǒng)計為上海做了一份預算:假如2010年世博會門票價格為170元人民幣,購票游客保守估計為4300萬人次,則門票收入就將達到73.1億元;如果參加世博會的人數中有60%在會場內用餐一次,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算,則餐飲收入為9億元;估計參觀者90%會在會場內購買飲料,以平均每人消費10元計算,飲料銷售收入為4.5億元;估計30%的參觀者會在會場內購買旅游紀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算,紀念品銷售額達4.5億元,綜合各項,世博會的直接銷售收入便可達91.1億元。

  世博會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長達6個月的會展期,能帶來數以十萬甚至百萬計的就業(yè)機會。據統(tǒng)計,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覽面積,可創(chuàng)造近百個就業(yè)機會。

  據專家估計,展覽業(yè)的產業(yè)帶動系數為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為9元,為展覽業(yè)服務配套的服務業(yè)、旅游業(yè)、廣告業(yè)、餐飲業(yè)、通信業(yè)等行業(yè)將因此受益。申博成功所引發(fā)的“會展經濟”更能帶來滾滾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其利潤率高達20%~30%。

  ——加速跑:高速路“聯網”

  申博成功,上海的交通也將進入“加速跑”:到2010年,上海市中心城區(qū)的居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到達世博會場館。有關部門還透露:為了配合展覽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密集客流,上海將建成以浦東國際機場為主、虹橋機場為輔的組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港;高速鐵路方面,形成5個方向7條干線的對外鐵路通道格局;還將建設約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網絡,13條高速公路通向世博會會場,最終形成覆蓋全市6340平方公里市域范圍并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相連接的高速公路網絡。

  ——接力:三角洲共享商機

  上海舉辦世博會,長江三角洲共享商機。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南京市分會副會長李虹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有上海、南京、杭州、寧波4個主要會展城市,也即將成為像德國法蘭克福—慕尼黑—杜塞爾多夫—科隆一樣的展覽城市群。同時,中國申博成功,上海將建成超過日本和新加坡展館的亞洲最大展會。一個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寧波等華東一批城市為輔的亞洲最大展覽城市群正在崛起。

  專家還指出,申博成功對長江三角洲的影響深遠。首先,世博會的巨額投資將對江浙經濟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由于世博會從申辦到舉辦,整個過程長達8年,上海市初步估計直接投資30億美元,對于城市建設而言,1美元的場館建設投資將拉動5到10美元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這對周邊省市無疑是極好的機遇。

  ——沖浪:東西文化來交融

  都說世博會很有看頭,首先是因為一棟棟風格迥異的各國展館,文化之間的碰撞、交融,無聲勝有聲。上海將2010年世博會帶回了家,這回,上海人“足不出滬”就能盡享文化沖浪的樂趣。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吸引了1800多萬參觀者,其間有很多國家建造了自己的展館,還有60位國家元首、70位政府首腦和400名部長級官員到訪。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有多少文化使者、文化產業(yè)到滬一游呢?

  上海,歷來是東西方文化交融之地。相信到2010年世博會舉辦的時候,這顆“東方明珠”更將成為世界各國文化的“沖浪勝地”。

  ——騰躍:市民素質頂呱呱

  香港瑞安集團董事長羅康瑞在新天地歡慶中國申博成功的狂歡海洋中,悄悄告訴記者:“上海的硬件條件已經非常好,如果要與世界最好的城市并駕齊驅的話,從現在開始,最需要提升的是軟件。”

  在世博網的論壇里,市民素質一直是網友們的焦點話題,類似“上海申博,從我做起”的倡議有很多。網民Frankie說:“申博需要文明的上海,更需要文明的上海人。讓我們每一個上海人從我做起,做文明人、干文明事、建設文明的新上海!”也有外地的網友發(fā)來帖子說:“在上海辦世博會是件好事,這是全國的大事。我真誠地希望通過承辦世博會,提高全體市民的素質。一個城市的形象不僅在外表的美,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美!”遙想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如期舉辦之時,市民的素質會有一個大提高大飛躍,令人豎起大拇指,直夸“頂呱呱”!(來源:新民晚報)


 
編輯:趙建

相關報道:申辦世博會成功 上海官員稱近期房價不會大漲 (2002-12-05 11:18:37)
          “移民醫(yī)生”挑大梁 上海3年引進千名醫(yī)務骨干 (2002-12-05 10:50:40)
          上海世博會址內2萬人將遷移 享受更好都市生活 (2002-12-05 09:38:42)
 

新聞大觀| 中新財經| 中新體育 中新影視| 中新圖片| 臺灣頻道| 華人世界| 中新專稿| 圖文專稿| 中新出版| 中新專著| 供稿服務|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