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0日電 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在今日出版的新京報上載文指出,兩稅合一不會影響吸引外資,應該積極推進。
文章指出,兩稅合一的必要性眾所周知,這是因為“逆向歧視”的外資優(yōu)惠政策負面作用卻日益超過了我們的承受能力,它損害了內資企業(yè)的競爭力,它還扭曲了企業(yè)行為,“逆向歧視”的第三個后果是抑制了企業(yè)提高效率的內在動力!澳嫦蚱缫暋钡牡谒膫后果也許是最為嚴重的后果,那就是對中國國民的民族自信心形成了潛移默化的損害。
單純依靠財稅優(yōu)惠維持外資流入未必能夠奏效。只要我們在社會穩(wěn)定、基礎設施、政府廉潔和效率、勞動力素質、配套產業(yè)體系完備性、國內市場規(guī)模和增長速度等方面不斷鞏固我們的優(yōu)勢,我們就不用過分擔心別國的競爭。歸根結底,一個大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本國國民和本國資本積累上。
文章稱,高度依賴稅收優(yōu)惠的外資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不可能高,而利用外資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引進外資增進我國經濟福利。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市場體系、政府管理效率、勞動力素質日趨完善和提高,現在中國利用外資也要“挑肥揀瘦”了。
當然不能忽視兩稅合一對內資外流然后回流的現象將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盡管這種假外資減少是我國國民經濟之福,但在現行政績考核體系下,假外資減少導致利用外資賬面統(tǒng)計數據下降卻很可能導致招商引資管理部門不公平地承受額外的壓力。
文章指出,為此,我們一方面需要淡化政府招商引資壓力,讓政府各個部門真正各司其責,心無旁騖地投入管理公共事務的“正業(yè)”,把招商引資指標分解攤派到政府所有部門,甚至司法、計劃生育等部門也不能幸免,這種做法再也不能繼續(xù)了。另一方面,我們也許需要象經濟普查那樣進行一次外資普查,把利用外資賬面統(tǒng)計數據中的水分擠出來,為政府外資管理部門卸除歷史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