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大道思想、大道信仰和道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深邃,源于先祖?zhèn)儗μ斓�、神明、祖先崇拜的綿山大道思想經(jīng)過漫長的豐富演繹,逐漸形成了以“慎終追遠”為核心的綿山大道信仰,成為綿山道德文化的精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特有的宗教文化現(xiàn)象。
一、追本溯源的神佛信仰
綿山的神佛塑像,不求最多(實際上也相當(dāng)多,共2000余尊。)但求最早、最全。儒教以介之推為主,距今2600多年,并上溯到2700多年前的綿山人物奕成。他們生活的年代比孔子早一、二百年,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與先驅(qū)者。道教一般廟觀都從“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遵)開始。而綿山卻追溯到“三無”,即無形天尊、無名天尊、無上元君。“無形”為混沌之前、道氣未顯、恍莽之中的道家之神,意為無形象可察�!盁o名”為宇宙處于本始狀態(tài)的道家之神。正如老子所說:“無名,天地之始�!彪m有質(zhì)可睹,但不可名�!盁o上”即無上元君,為太上老君之母、無上的玄妙玉女。他們都是宇宙的本源與主宰,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萬物的開始與化生者。佛教從“空王佛”開始。《法華經(jīng)》說:“釋尊與阿難共處空王佛所發(fā)心(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阿彌陀佛如來于因位為比丘時,與他三比丘共拜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見《觀佛三昧·九經(jīng)》可見其為過去世之一佛,是釋迦與彌陀之師�?胀醴鹪谪懹^時于綿山顯化,綿山即其道場�,F(xiàn)正在復(fù)修的石桐寺,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以“威音王佛”為主尊。《法華通義》說:“此乃空劫初成之佛,己(以)前無佛�!�
二、土生土長的真神真佛
綿山之神為介之推。西漢劉向《列仙傳》載:“介之推者,姓王 名光,晉人也。隱而無名,悅趙成子,與游。旦有黃雀在門上,晉文公重耳異之,與出居外十余年,勞苦不辭。及返,介山伯子常晨來呼推曰:‘可去矣!’推辭母入山中,從伯子常游。后文公遣數(shù)千人,以玉帛禮之,不出。后三十年,見東海邊為王俗賣扇。后數(shù)十年,莫知所在�!焙筅w皇帝石勒敕建“介神廟”,稱其為“威烈天神”,專事興云布雨,視察民間疾苦,為民排憂解難。綿山另一位神為尉遲恭。恭隋末從軍,以功授朝散大夫。后為突厥所封定揚可汗的偏將,曾留守介州(今介休市)。當(dāng)時為非常時期,留守即相當(dāng)于縣令。唐武德三年,綿山雀鼠谷、度索原之戰(zhàn),戰(zhàn)敗歸唐。為輔佐李世民成就“貞觀盛 世”做出了重大貢獻。其間在綿山一帶活動頗多,留有“點將臺”、“聽令巷”、“馬跑泉”、“馬劈石”等遣跡和傳說。晚年篤信道教方術(shù),被奉為“門神”。
綿山之佛為北魏高僧曇鸞。鸞公為佛教凈土宗先驅(qū)。在洛陽受天竺高僧菩提留支真?zhèn)骱�,魏主“敕令住并州大寺,晚�?fù)移住汾州北山石壁元中寺,時往介山之陰聚徒蒸業(yè),今號鸞公巖是也�!�(見《唐高僧傳》)“大寺”《汾州府志》、《山西通志》稱“大巖寺”。據(jù)綿山五龍躔明隆慶“大巖寺巖主明古鏡”的記載,大巖寺即抱腹寺(現(xiàn)名云峰寺)。綿山黃土坡原有“曇鸞和尚墓”。(見《凈土古剎玄中寺》一書)鸞公被梁蕭王尊稱為菩薩,在世人心目中早已是佛。綿山的另一位佛為隋唐高僧志超。僧俗姓田,為反抗地痞官府盤剝?yōu)槊裾埫x家出走。唐“武德五年,入于介山,創(chuàng)聚禪侶,巖名抱腹……又于汾州介休縣治立光巖寺”,后終成正果。據(jù)傳是過去世之一佛——空王佛的應(yīng)化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其為“空王佛”,世稱“綿山活佛”。是一位疾惡如仇,見義勇為,樂善好施,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那里的“禪林大德”。為漢人中最早成佛的一位。
以上神佛,介之推為晉人(一說夏縣裴介,一說介休小宋曲,一說沁州銅鞮 );尉遲恭為溯州善陽(今溯州)人;曇鸞為雁門(今代縣一帶)人;志超為榆次源渦人。都是曾經(jīng)生長在山西這塊土地上的活生生的神、佛。這種“真神真佛”集于一山的現(xiàn)象,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三、絕無僅有的“包骨真身”。
僧人寂滅后一般是火化將骨灰存放進舍利塔內(nèi)。而綿山卻有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即得道僧人圓寂后在其肉身上塑像,稱為“包骨真身”。綿山現(xiàn)發(fā)現(xiàn)保存有這種塑像共16尊。其中云峰寺3尊,正果寺12尊,朱砂洞1尊。云峰寺的三尊均有碑記可考。明正德十三年(1518)《抱腹巖重修空王佛正殿碑》載:“唐貞觀初,亢旱甚極……長安耆老……以至介山投拜禪師(志超)……果應(yīng)�!必懹^十三年,“太宗御駕果至巖麓回鑾寺詔請,禪師已化,神色不變,宛若生存”。“太宗親詣巖行香……云中現(xiàn)出金字牌,云過去空王佛。太宗禮畢,敕賜空王佛號,包塑真容 。”元中統(tǒng)三年《焦居士真骨碣銘》載:居士焦豐于元中統(tǒng)三年(1262)逝世。十六年后“軀象宛然,備固如昨”。孫焦添“命工塑之,庶乎不朽”�!拔母铩敝兴芟癖粴�,居士衣片、骨骼等暴露無遺。還有一尊,即與居士相對的圓通和尚 (居士外甥)。以上三尊,空王佛像現(xiàn)存石佛殿,居士及圓通和尚像現(xiàn)存馬鳴菩薩殿。此外,除朱砂洞一尊待考證外,現(xiàn)存于正果寺的12尊所塑都是空王佛宋、元、明歷代弟子。修復(fù)前,部分塑像內(nèi)的筋骨、衣飾等清晰可辨。
四、規(guī)模宏偉的寺廟建筑
綿山的寺廟,或聳立于峰顛,或鑲嵌于崖壁,或抱融于洞窟。其與山體的完美結(jié)合,其建筑的雄偉壯麗,令世人贊嘆不已。儒教建筑介公祠,建于介公嶺魚龜(偕音于歸)山的巨形石窟之中,窟高22米,寬40米,深25米;由兩根長半徑4.5米、短半徑3米的橢圓體大柱擎起。主尊為11米高的介之推塑像,兩側(cè)介母與解張塑像也高達10米以上,俱都神態(tài)端莊,古樸凝重,令人肅然起敬。窟壁及柱上有介之推生平的數(shù)十幅浮雕,也都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連同石窟周圍的各種附屬建筑,總面積共達 2萬多平米,堪稱全國洞窟祠廟之最。道教建筑群大羅宮高13層、130米,主體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群總面積3萬平米。整個建筑巧妙地將明清風(fēng)格與現(xiàn)代技術(shù)融為一體,群樓高聳;崇閣巍峨,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曾有人撰文稱其“可與布達拉宮媲美”,被譽為“天下第一道觀”。云峰寺建于一高60米,寬180米,深50米的敞口大巖洞中。分上下兩層,20座殿宇全部建于近4000平米的大巖洞中,而且主次有別,錯落有致,雨雪從未及屋瓦�?谷諔�(zhàn)爭時期,介休抗日民主政府常 在此召開全縣軍民大會,是一個天然的超大型禮堂。廟會期間,萬余名游人穿梭期間也不顯得相擠。明末清初大學(xué)者傅山用“閱名山多矣,無如此石凌空,生成的一片袈裟袈,十方圓蓋”來狀寫它的“絕無僅有”。此外,云峰寺周圍方圓數(shù)十里內(nèi)乃至人跡罕至處都有寺院佛塔等建筑。
綿山寺廟不僅宏偉,而且古老。東漢便建有介神廟、鐵瓦寺,其它建筑也大都始建于唐、宋時期,距今都在2000—1000年之前。
五、民間信仰的泛神傾向
綿山一帶群眾的宗教信仰有著明顯的泛神傾向。人們既尊儒,又信道,也禮佛;見了寺廟中所有的神、佛都尊稱“爺爺”, 一律頂禮膜拜。目的都是燒香許愿,積德修福,遇旱祈雨,遇病祛瘟,祈求神靈護佑社會安定、全家平安。除神、佛信仰外,對風(fēng)伯、雨師、雷公、電母、山神 、水母、財神、火神、福星、祿星、壽星、喜神、和合、張仙,以及門神、土地、城隍 、鬼王等等民間神俱都供奉。以上各種廟堂,綿山一應(yīng)俱全。
綿山地處黃土高原,十年九旱。為此抗旱祈雨便成了一項經(jīng)常性的民俗活動。所祈求的神靈,既有儒家介公祠的威烈天神介之推,又有道教大羅宮靈霄寶殿的玉皇大帝,更有佛教云峰寺的空王佛,還有民間神、龍?zhí)鞆R的西晉介休縣令賈渾,可謂典型的泛神崇拜,在當(dāng)?shù)匕傩盏男哪恐�,凡是大家所崇敬的歷史名人,在他們逝去后便都成了神。都具有呼風(fēng)喚雨,解民倒懸的法力。實際上是寄托了人們一種美好善良的愿望。關(guān)于祈求空王佛降雨,歷代碑記多有記載。明萬歷九年(1581)《空王佛記碑》載:“唐真觀八年,亢旱不雨,長安耆老前來祈雨。佛命摩斯施雨。比時,摩時淘米,將米泔西望三杓……耆民未至長安,而途人已報入大雨足矣�!蓖瑫r,與民俗活動——掛鈴結(jié)合起來,經(jīng)鈴偕音“靈”,做為一種還愿儀式,千百年來相沿成習(xí),盛傳不衰。
六、三教同源的大道思想
綿山三教同源自有其悠久的歷史與特殊的源淵。介之推為綿山之祖、之魂。山因子而顯,子因山而彰。他的憂國憂民、唯誠唯信、功不言祿、隱不違親、志在政治清明,既體現(xiàn)了儒家忠、孝、節(jié)、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功成身隱,清靜無為的思想;又有著佛家濟世利人、普度眾生的思想特征。為此,儒教主祀、道教稱仙、佛教尊為羅漢,成為我國三教供奉的最早的歷史人物。儒家倡導(dǎo)“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并立“三世說”,把最高的理想境界稱做“太平世”,即“大同之道”;把以禮義做為綱紀(jì)(法治)來維護其社會制度與社會秩序的社會稱做“升平世”,即“小康之道”。介之推終生為之奮斗不懈的就是這種“小康之道”,并一心向往“大同之道”。道教以道之至大為大道,其“大道為仁義之本”的觀點,又與儒家十分相近。佛教則以“諸體通行,虛融無礙,名之為道”。認(rèn)為無礙自在就是道。這些思想都在介之推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xiàn)。
三教同源的大道思想在綿山的形成,還與明代介休人范榮有關(guān)。范榮,介休澗武里(今澗里)人。永樂甲午年舉孝廉,任江西興國縣令。期間遇到仙人張三豐,贈詩勸其“何不同歸一洞天?”后棄官辟谷。張三豐認(rèn)為“牟尼、孔、老皆名曰道”,竭力立張“三教同源”。在張三豐、范榮影響下,綿山眾教相融,一直沿襲至今。為紀(jì)念他對“三教合一”的貢獻,綿山一帶曾有“神仙廟”祀之。
綿山不僅“三教同源”,各種教派內(nèi)部也不分門派�!岸U凈雙修”就是突出的典型。這也有其 特殊的緣由。北魏高僧曇鸞為凈土宗先驅(qū),曾長期在綿山聚徒弘法,并創(chuàng)立鸞公巖鐵佛寺。隋唐高僧志超為禪宗傳人,并參與了臨齊宗的創(chuàng)立。然而曇鸞有位弟子叫道悼,與志超為同時代人,他與志超又同為太原蒙山開化寺慧瓚禪師的弟子。師兄弟同處一山,遂使禪、凈二宗逐漸融合為“禪凈雙修”。據(jù)綿山前住持立正大師說,他們每日早課是先拜云峰上方院的鸞公(曇鸞),后拜云峰寺的超公(志超)。這是綿山佛教至今仍為“禪凈雙修”的很好說明。
不僅如此,綿山還正在興建“基督教接待站”與“伊斯蘭教接待站”�;浇贪选妒ソ�(jīng)》所弘揚的慈善,做為“吾人立身經(jīng)世之道”。伊斯蘭教稱尊神阿拉為“全知全能,大仁大德、特別仁慈之神”。綿山人正是在“道”這上面找到了各教各派的共同之點,使大道思想在綿山一脈相承�,F(xiàn)在一入山門便可看到黨中央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細要》“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jié)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二十個大字,更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道思想增添了嶄新的內(nèi)容和燦爛和光輝。